法官10年愛心接力,“紅雁”終于高飛

《人民法院報》
2022年8月16日
“4年前,我們送郭紅雁來這里學習,今天我們接她回家。”今年6月20日,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志愿者團隊冒著酷暑,來到長江大學,接大學畢業的郭紅雁和她媽媽回家。
回到家鄉的郭紅雁也將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將大家對她的愛心傳遞下去。
4年前,小紅雁“帶母求學”
在郭紅雁出生之前,母親脊椎上就長了個腫瘤,導致癱瘓;8歲時,父親因患尿毒癥去世。從此,郭紅雁獨自撐起一個風雨飄搖的家。
命運要打擊一個人,總是不毫不留情的,郭紅雁的一只眼睛因為意外幾近失明……面對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年幼的郭紅雁卻無比堅強,從不放棄。沒有任何經濟來源,家中的開銷全靠社會愛心人士接濟幫助,郭紅雁心里知道這是一場與命運的戰斗,唯有成功,不能失敗。她每天早上5點起床,在一只眼睛幾近失明的情況下,精心照顧病重的母親,同時努力學習。郭紅雁在班里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因樂觀上進、自強不息,還被評為第二屆湖北省“美德少年”。
2011年,襄陽中院近百名干警和家屬子女自發結成志愿者團隊,為郭紅雁母女購買衣物和糧油,贈送圖書、輔導學習;募集專款進行幫助;逢年過節上門看望,陪郭紅雁母女吃飯;從院領導到一般干警,堅持多年捐物捐錢,愛心護航,鼓勵她們克服重重困難,陪伴她一起成長進步。郭紅雁的母親為表示感謝,用一年半的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一幅長150厘米、寬80厘米的“八駿圖”十字繡,送給襄陽中院志愿者團隊。
2018年,郭紅雁從襄陽四中畢業,如愿考入長江大學外國語學院,可她又面臨學費沒有著落的困境。
襄陽中院領導對此事高度重視,在該院的倡議下,襄陽市區五家法院聯合舉辦了一場名為“愛心助力、逆風飛揚”的愛心助學專場“道德講堂”,現場為郭紅雁同學捐獻助學金1萬元。
幫助過郭紅雁的好心人們獲悉此事后,也紛紛發起愛心捐贈。
“自己去上大學了,母親怎么辦?”雖然學費的問題解決了,可懂事的郭紅雁卻舍不得丟下母親,獨自去上學。
一直跟蹤幫扶她的襄陽中院志愿者團隊再次行動起來,趕赴荊州,通過當地法院與長江大學外國語學院負責人取得聯系,詳述了郭紅雁的遭遇。
該校高度重視,負責人專程來到襄陽,實地調查郭紅雁的家庭情況后,為郭紅雁落實了幫扶措施。
2018年9月5日,在襄陽中院志愿者團隊的護送下,郭紅雁母女來到長江大學,圓了“帶母求學”的心愿。
4年來,小紅雁茁壯成長
4年看似漫長,卻轉瞬即逝。今年6月20日,在郭紅雁畢業之際,該校外國語學院為郭紅雁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畢業禮物——“郭紅雁成長記錄視頻”:從邁入校園的青澀,到在校園快樂地學習生活,再到如今常常露出自信而燦爛的微笑……4年時光,郭紅雁茁壯成長,收獲滿滿。
4年來,為了幫助郭紅雁母女,學校除了安排一間一樓的宿舍,方便郭紅雁母女倆生活之外,還招募志愿者,幫助照顧郭紅雁母親的起居;給予母女倆生活補助,幫助申請助學金……尤其是2020年,疫情來勢洶洶,學校食堂為滯留學校的郭紅雁母女提供4個月免費餐食,并配送了米、面、油、菜等,確保她們在校期間衣食無憂。
4年里,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的郭紅雁,也總是渴望能夠做點什么來回饋社會,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沒有辜負師長們的期待。她在托管班進行志愿教學服務;參與“保護環境——愛鳥周”志愿活動;參與荊州博物館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陽光荊博行”志愿活動;參與學院陽光號列車老年大學英語教學活動……
由于表現出色,郭紅雁先后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荊州好人”、長江大學萬人創百星之“十佳之星”等榮譽,2020年6月8日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襄陽中院的“家長們”看到郭紅雁4年來的成長,頗感欣慰。
“大學4年的培養,郭紅雁變得更加自立自強,我們感到很欣慰。這是愛在荊州與襄陽兩座古城之間的傳遞、在院校之間的接力。”襄陽中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徐平高興地說。
4年后,小紅雁將傳遞溫暖
今年,對于郭紅雁是人生的一個轉折年,雖然對大學生活有無限眷念,但她也必須作出選擇。
郭紅雁說,這么多年來,她們母女得到了太多人的關愛,她希望盡快找到工作,自食其力,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對我們母女的關愛。
針對郭紅雁的情況,學校年級輔導員車橋進行就業咨詢,分析其性格、興趣、價值觀、能力、職業成熟度,建議她做一名中學英語老師,并對她的個人簡歷進行完善,傳授面試相關經驗和技巧,推薦其參加師范專場招聘會和線上招聘會。
襄陽中院的“家長們”和長期跟蹤報道郭紅雁的襄陽日報記者也積極行動起來,聯系華僑城實驗中學小學部校長張德蘭,推薦郭紅雁。
張德蘭說,學校領導獲悉郭紅雁想當老師之后高度重視,當即收下了簡歷,并召開校務例會,專門進行了討論。學校領導一致同意給郭紅雁一個面試機會。
最終,經過層層選拔,郭紅雁成功入職襄陽五中華僑城實驗學校,即將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襄陽五中華僑城實驗學校校長唐家友表示,郭紅雁成為該校一名教師,也預示著這個愛心接力棒交到他們手中。學校將幫助郭紅雁從一名好青年快速成長為一名好老師,讓她從一名愛心接力受益者,成為正能量的傳播者,把這種愛心持續、廣泛地傳遞下去。
這些年,社會各界對郭紅雁的幫助,她都記在心里。
“我永遠記得2014年的那天晚上,雨下得很大,家里除了傘下面的地方,都濕透了。我給法院的王海叔叔打了電話,他第二天就發動一些愛心群眾和襄城區團委的工作人員,在漢江二橋和漢江三橋之間走訪了上百家商鋪,費盡口舌募集了3700多元。有個飯店前臺的大姐姐雖然收入不高,但聽說我的事后,把身上所有的錢都拿出來幫我們修房屋。”
郭紅雁說,過去每到過年,她和母親都覺得冷冷清清。后來法院的叔叔阿姨知道了,總會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陪伴他們。大家自帶年貨和菜肴,飯前自己下廚,飯后自己收拾,最大限度地減輕她們的負擔。在千家萬戶團圓歡慶的時候,這個貧寒的家也有了歡聲笑語。
“當我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是許多的好心人,為我的家庭提供了大量的無私的幫助,讓我們倍感溫暖。”郭紅雁說,“如今終于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這些溫暖,將成為我前進的不竭動力,讓我在工作崗位上奉獻自己,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來回報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