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繁簡分流跑出辦案“加速度”
“請被告確認,是否同意在10月31日前支付剩余工資?”
“好的,下面我來宣讀調解結果。”
10月17日下午,“荊楚政法基層行”宣傳調研團走進武漢市漢陽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時,漢陽法院特邀調解員魯艷正在電腦前進行線上調解,成功將一起欠薪糾紛化解在訴前。
這是漢陽區人民法院深化案件繁簡分流改革、破解案多人少難題的一個縮影。今年1-9月,漢陽法院共有11525件糾紛導入訴前調解、執前和解,成功化解6640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58%,位居武漢市前列。通過完善三大訴訟加執行工作的“3+1”繁簡分流機制,構建“簡案快辦、繁案精辦、類案專辦”模式,撬動司法資源配置優化、審判執行質效提升、群眾訴訟成本降低,努力實現公正與效率的新平衡。
“荊楚政法基層行”宣傳調研團走進漢陽法院
日前,漢陽區人民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項目獲評省委政法委“新時代湖北政法工作十大創新品牌”。
訴前多元解紛
4天化解19起勞動爭議
“荊楚政法基層行”宣傳調研團參觀漢陽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法官工作室
“真想不到,短短4天時間,就解決了困擾我們好幾個月的心病,可以過個舒心的中秋節了!”今年9月,一批標的額100余萬元的追索勞動報酬糾紛在訴前快速成功調解。
余某等 19 人均為某木業公司員工,因該公司停產且數月未發工資,遂向漢陽法院起訴,要求公司支付勞動報酬。
收到余某等人的起訴材料后,漢陽法院經初步閱卷并開展評估,認為該批次案件事實清楚、具備調解基礎,遂將案件委派給“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進行訴前調解。調解中,法官指導調解員了解基本事實、聽取雙方意見,運用“背靠背”方法就爭議部分進行調解,僅用時4天即促成余某等19名員工與公司達成分期支付協議,獲19名勞動者連連稱贊。
今年以來,漢陽法院將209起勞動爭議糾紛化解在訴前,成功率達59%。
引導訴前分流是漢陽法院案件繁簡分流的第一步。一起案件受理后,并不會直接進入審判程序,而是由法院結合案情以及當事人意愿,判定是否引入訴前調解,實現繁簡分流。
在漢陽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專設多元調解區域,引入調解組織 35個、特邀調解員264名,實現各類解紛資源一站匯聚、優勢互補;在區級矛調中心設有法官工作室,法院派出法官工作團隊對接全區11個街道開展調解指導、訴調對接;在行業協會、工業園區、街道社區設有訴調服務站、助企聯絡站、陽法驛站,實現解紛觸角向基層、社會、重點行業領域延伸。
“通過將非訴機制挺在前面,不僅節約了審判時間,還能讓當事人節約訴訟成本,免交訴訟費,以更少程序、更快速度讓更多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漢陽法院立案庭庭長熊敏說。
簡案跑出“加速度”
300件糾紛“一次性”解決
“荊楚政法基層行”宣傳調研團參觀漢陽法院“訴訟服務中心”
截至今年9月,漢陽法院已受理案件24816件,法官人均結案398件。
面對“案多人少”矛盾,漢陽法院充分發揮小額訴訟程序終局解紛、速裁和簡易程序便捷高效優勢,加大簡易、速裁、小額訴訟程序適用力度,今年以來,簡易、速裁、小額訴訟程序適用率91%,排名全市基層法院第一。
“這些業主欠繳幾百萬,我們公司都快經營不下去了!”
“物業管理問題一大堆,這筆物業費我們是不可能交的!”
近年來,物業糾紛呈增長態勢,且多數是物業公司催費的系列案。今年年初,漢陽法院受理了一批欠繳物業費案件,涉及300余戶小區業主。
一邊是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的資金的需求,一邊是部分業主抱團抗辯的態度。300多件案件,如果一件件辦,至少得花費3個月。
對此,漢陽法院采取“示范訴訟”方式,先行選取1件典型案件作為示范樣本,公開審理并邀請業主代表旁聽,作出示范判決后,再引導剩余案件參照示范判決的規則和結果進行調解。最終,成功讓這批糾紛在3天內“一次性”解決。
這種模式成熟以后,還被廣泛運用到勞動爭議、教育培訓合同、健身預付卡等糾紛中。近兩年,通過示范調解化解系列案19批2500余件。
“繁簡分流改革就是通過解紛方式、訴訟程序、司法資源的分類分流,讓小微糾紛訴外解、簡單案件快速辦、復雜案件精細辦,從而實現了繁簡案件與司法資源的精準匹配、司法服務供給能力的優化提升?!睗h陽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郭龍梅介紹。
案結不是終點
繁案精辦助推基層治理
“荊楚政法基層行”宣傳調研座談現場
“一顆懸著的心終于落地了!”5月18日,在對承包安裝的3棟樓200余戶玻璃完成風險隱患排查后,武漢某建設公司感慨地說。
今年2月底,漢陽法院在審理一起因小區陽臺玻璃墜落引發的損害責任糾紛案件時,承辦法官提出疑問:小區玻璃安裝項目竣工不到3年已發生3起玻璃碎裂掉落事故,建設公司是否全面啟動200余戶玻璃的風險隱患排查?除了完成已暴露問題的整改,是否建立風險源頭防范機制?
“不能就案辦案!”3月28日,漢陽法院經實地走訪調研、專業法官會議研判,向該建設公司發送了司法建議書:開展全面風險排查,逐一檢查并登記玻璃安裝使用情況;迅速處置暴露問題,切實消除安全隱患;健全安全管理、跟蹤回訪機制,避免類似情形再次發生......條條建議切準“癥結”。
很快,該建設公司向漢陽法院書面回函稱,已專門制定整改方案,上門對200余戶的玻璃進行了風險排查,對發現的11個問題玻璃完成了修理更換,并與社區物業建立聯動機制,切實防范風險隱患。
一份司法建議,讓小區居民頭頂上的安全得以保障,讓企業經營管理的風險漏洞得以堵塞,是漢陽法院延伸審判職能抓前端、治未病的生動實踐。
類似這樣的精品案件是審判質量的重要標尺。漢陽法院明確院庭長重點辦理疑難復雜、發回重審案件,示范帶動全院法官精審繁案;健全專業法官會議工作制度,邀請專家學者參與案例研討;探索實行裁判文書“閱核制”,常態化開展案件評查及分類講評,嚴格把控案件質量;建立“種子案例”庫,定期評選紅榜文書、案例分析。近三年來,漢陽法院共有15個案件榮獲中國法院年度案例、省市法院精品案件、典型案例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