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橘子熟了!
又是一年橘滿枝頭,幽香浮十里,秀色染千鄉。得益于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利中盆地滋養出皮薄肉細、味甜多汁的忠路蜜橘。行走在深秋時節的忠路鎮,山坡上、河谷內、道路旁,金黃的蜜橘與翠綠的青山交相輝映,處處洋溢著收獲的喜悅。
萬畝蜜橘種植園,“楓”光無限。坐落于此的忠路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聚焦“公平與效率”主題,著力提升基層法庭司法服務能力和水平,全力助推文旅、農旅融合發展新“楓”景,讓良法善治之光照耀在橘鄉小鎮。
“老張,上次你來法庭咨詢怎么擬合同,今天我帶來了一份合同范本,你們可以作參考。”龍勇說道。
“太好了!有了您這份合同范本,我心里踏實不少!”
“橘子熟了,果農與果商、果農與工人之間的矛盾也多起來了,有了這份范本,希望他們在雇傭、交易過程中少走彎路。”談及出現在此的原因,龍勇笑著解釋道。
忠路法庭將普法宣傳作為推動法律服務向基層延伸、助力法治鄉村建設的重要手段。為此,法庭積極開展法治進村社、進企業、進集市等活動,通過發放資料、舉辦講座、以案釋法等形式,為轄區群眾普及法律知識。
眼下正是橘子大量上市的季節,為充分發揮司法職能,扎實推進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助力轄區蜜橘產業高質量發展,除制定雇傭、銷售合同范本,忠路法庭還結合實際,開展“法治護航產業發展”普法宣傳活動,為果農提供法律咨詢,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
“我和收購商約定好了價格,但對方在采摘時卻根據不同的果子給出不同的價格怎么辦?”“老板以果錢沒拿到手為借口,拖著我們的工錢不給怎么辦?”
活動現場,果農紛紛提出各自遭遇的法律問題,忠路法庭干警結合工作實踐中審理的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逐一答疑解惑,得到果農們的一致好評。
基層矛盾糾紛復雜多變,人民群眾訴求紛繁復雜。近年來,忠路法庭主動融入黨委政府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大格局,將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作為司法辦案的落腳點,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紛機制,特別是在處理涉農、涉商、涉家事案件時,力促通過調解、和解等方式化解糾紛,有效筑牢矛盾糾紛化解的第一道防線。
“小鄧,那就這樣說定了,你于今年年底前分期歸還15萬元,明年3月前再還5萬元,小吳愿意給你這次機會,你可不要再讓朋友寒心了啊!”
這一幕出現在忠路法庭“老支書特邀調解工作室”內。一月前,當事人小吳怒氣沖沖地來到法庭,上氣不接下氣地控訴著老友小鄧。
時間回到2020年,小鄧因投資生意急需資金周轉,找到好友小吳借款20萬元,雙方簽下借條,約定于2021年底前歸還完畢。轉眼四年過去了,小吳多次催促,均被小鄧以生意不好、經濟困難搪塞,眼看自己的辛苦錢像打了水漂,忍無可忍的小吳最終下定決心來到法庭起訴。
“若不是他一直拖欠,我是不忍心與多年好友在法庭相見的。”
“不是我找借口,這幾年生意不好做,一直在虧錢,我實在愧對吳哥。”
兩人是同村、是好友,若案件進入庭審階段,兩人的友情再難修復不說,復雜的訴訟程序也會增加兩人訴累,對雙方生意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忠路法庭經分析研判,認為該案具有調解的基礎。遂邀請“老支書”調解,最終雙方達成“分期歸還”的協議。
該案是“老支書特邀調解工作室”充分發揮職能優勢的又一生動實踐。2024年5月,忠路法庭牽頭成立全市首個“老支書特邀調解工作室”,聘請老村支書、政府老同志及退休干部作為特邀調解員,憑借其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對本地社會情況的深入了解,有效為群眾解決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自成立來,“老支書特邀調解工作室”已成功調解糾紛20余起。
“王大哥,你這橘子又大又甜,今年又要發大財啦!”
“小龍,可別取笑我了,都說家和萬事興,去年要不是多虧你們,我哪能安心種橘子咯!”
近日,忠路法庭對一起離婚糾紛案件當事人進行調后回訪。
2023年,離異后的王大哥與李大姐經人介紹后戀愛,兩人情投意合,于同年7月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隨后同居生活。可愛情的風花雪月,逃不過生活的油鹽醬醋,婚后兩人常因瑣事產生矛盾,甚至發生激烈爭吵,懷著對愛人的失望,李大姐來到法庭起訴離婚。
“初見王大哥,他第一句話就是‘真的不想離婚’。”回憶起兩人來法庭調解那一幕,龍勇笑著說道。
原來,在前期溝通中,龍勇敏銳地察覺到,王大哥和李大姐感情并未破裂,兩人為了家庭奔波勞碌,卻不善于傾訴心聲、表達感情,久而久之便產生許多誤會,兩人都是離異后再婚,能在這個年紀遇到真心托付的人,屬實是一種緣分。
“當時正值蜜橘上市,該起矛盾久拖不解,肯定會耽誤王大哥家蜜橘收售。”為了挽救這段面臨破碎的婚姻,龍勇征求雙方同意后組織調解,經耐心勸說,兩人敞開心扉,解除誤會,和好如初。
調解后,龍勇始終放心不下,時常撥通電話與兩人拉家常。一年過去,眼見蜜橘又紅,龍勇再次來到王大哥家,沒有莊嚴的審判席和肅穆的法庭氛圍,兩人展開了這場暖心對話。
近年來,為將“如我在訴”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忠路法庭扎實做好矛盾糾紛回訪工作,重點關注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離婚、老人贍養等家事糾紛案件,不定期開展跟蹤、回訪和教育工作,鞏固矛盾調解效果,從源頭減少家事案件引發的次生糾紛,續寫好案件審判的“后半篇文章”。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嘿!忠路的橘子熟了,讓我們懷抱熱忱,步履不停,一起走遍轄區千山萬水,為矛盾化解道盡千言萬語,為群眾困難思索千方百計,讓法治“楓”景繼續守護橘鄉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