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不退 守土盡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襄陽市襄城區人民法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嚴格按照省市區委相關工作要求,靠前指揮,勇于擔當,主動作為,落實落細各項工作舉措,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凝聚人心、堅定信心,共同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防控攻堅戰。
源頭管控,筑牢法院抗疫防護墻。“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針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襄城區人民法院團結一心,以勇于擔當的精神快速響應,形成疫情防控合力。
完善防控工作機制。召開黨組會議,成立專項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人員管控、案件管理、訴訟服務、信息宣傳、安檢保衛、后勤保障等工作,通過微信工作群、電話、短信等方式,每日收集匯總疫情防控實時動態,確保法院各項防控舉措有條不紊的推進。
及時處置突發情況。嚴格執行院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遇有突發事件快速響應、妥善處置,并對出現心理恐慌的人員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疫情期間發生的五起突發事件,均第一時間向社區報告情況,院長親自參與協調處置,安排專人隨訪跟蹤。疫情防控期間,未出現一起確診或疑似病例。
有序開展后勤保障。院綜合辦奔走在采購第一線,派發各類防控物資,每日對機關辦公樓、家屬院及三個派出法庭進行全面消殺,安排值班干警24小時巡查,確保測溫到位、勸阻到位、登記到位。與中國銀行共同開發了微信小程序“快易報”,實時監控干警健康數據。采取分餐派飯方式為干警提供工作餐食,避免人群聚集風險。
沖鋒在前,全心全意服務人民群眾。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襄城區人民法院始終保持高度警惕,以主動擔當的精神迎難而上,自上而下全體參與、全面防控,取得了社區干部群眾的廣泛好評。
下沉基層開展志愿服務。按照包保社區防控工作要求,全院66名在襄干警全部落實“雙報到”,在襄城映象、真武山小區等四處指定區域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及管控工作,及時解決了社區一線人員不足的問題。協助社區搭建值守崗棚,落實排班和工作信息日報制度,解決群眾有關物資采購、體溫測量、人員疏導等實際問題,織密了社區24小時疫情“防控網”。節前返鄉的十余名干警也迅速聯系所在基層組織開展志愿服務,為疫情防控貢獻力量。黨組書記、院長劉愛瑛在抓好本單位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投身所居住小區防控一線,被社區評為“抗疫工作優秀志愿者”。
火線提拔一線優秀干部。積極發掘法院防控先進事跡,激勵廣大干部當先鋒、做表率,對實績突出、敢于擔當的優秀年輕干部,院黨組著力嘉獎、大力宣傳并提拔重用,對黨員“雙報到”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干警開展評優評先活動。院綜合辦青年干警張曉俊在防控一線的抗“疫”事跡得到最高院、省高院、市中院及新浪網、人民法院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院政治部青年干警湯星光在防疫工作中做實事、敢擔當、無怨言。經院黨組研究,呈報火線提拔張曉俊為院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同時推報張曉俊和湯星光火線入黨。
安撫慰問退休干警。疫情期間,政治部干警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多種方式每日逐戶核實退休干警的身體狀況。對有武漢接觸史的兩家老干部家庭“重點關照”,及時宣傳防疫知識,傳達黨委政府和上級法院的防疫政策和精神。對采購食品、藥品等生活物資有困難的老干部,主動聯絡、代為購買、送貨上門。同時,全院干警為抗擊疫情貢獻愛心,主動捐款,共向襄城區紅十字會捐贈善款28950元。
兼顧辦案,庭審執行時刻暖心“在線”。堅守是責任,創新是擔當,襄城區人民法院以高度負責的精神開創工作新局面,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網上立案、“云端”開庭 、微信調解,做到疫情防控和審判執行工作兩不誤。
立足司法便民理念,開展多元化訴訟服務。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訴訟提示、通告,公布訴訟服務中心電話,安排專人值守,處理郵寄立案、電話問詢等事宜。通過微信“湖北移動微法院”小程序同步上線“網上立案”服務,使當事人足不出戶即可立案,搭載全國法院電子送達工作平臺,開通電話送達專線,有效阻斷疫情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依托智慧法院建設,破解庭審執行難題。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云間庭審”、科技法庭+遠程提訊、執行網絡查控系統等信息化辦案平臺,積極開展網上調解、開庭、執行等工作。在審判團隊和技術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截止4月20日,已順利在線審理案件28件、成功在線調解案件10件,提交各項網絡查控措施379件2734次,協助外省法院完成受托執行案件86件,委托外地法院執行案件37件,完成鑒定案件32件,取得了司法便民、利民的良好效果。
實地走訪轄區企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由資深法官組成調研小組,對襄城經濟開發區的部分企業和管委會進行實地走訪、調查研究,認真聽取企業及管委會反映的企業復工復產后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幫助企業分析研判復工復產中可能面臨的合同糾紛、勞動爭議、侵權糾紛等法律風險,在增強審判工作主動性、前瞻性的基礎上,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