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法院:堅持服務大局 優化司法供給 一審服判息訴率等15項指標居全省前三
1月9日從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獲悉,去年以來,恩施州兩級法院堅持為大局護航,一審服判息訴率、執行標的到位率、調解率等15項質效指標位居全省前三。
為順應高質量發展對司法的需求,恩施州中院出臺降低訴訟成本十二條舉措,創新推動“立審執管一體化”改革,開展“上訴案件一鍵移送”等24項“小切口”改革,6項改革入列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
恩施州中院院長雷超介紹,恩施法院去年審結一審商事案件27622件,標的額64億余元。落實省高院要求,持續推進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審結涉企案件24355件,在線評估率100%,平均結案時間同比下降21.47天。強化善意文明執行理念,為563家企業法人修復信用,對76家企業暫緩適用強制措施。審理破產及破產衍生案件249件,盤活資產8.7億余元,化解債務13.7億余元,安置職工500余人。
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恩施法院實行知識產權類案件集中管轄,推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結一審知識產權案件299件。
去年,恩施兩級法院審結行政案件1139件,審查行政非訴執行案件336件。妥善審理因招商引資等涉產權保護領域引發的爭議,促進行政機關強化權利保護意識,明確公權力行使邊界。推動行政爭議實質化解,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告官能見官、出庭且出聲、出庭出效果”成為常態。
清江橫貫恩施州,是長江湖北段第二大支流。恩施法院堅決扛起長江大保護司法責任,審結環境資源案件159件,適用替代性修復措施11件32人。加強旅游和生態保護領域訴源治理,建立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基地4個,設立環境資源審判庭8個、旅游巡回法庭和巡回審判點14個。
恩施兩級法院積極推廣預防性司法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深化清江、酉水、溇水等流域司法保護協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發展轉型,營造綠色宜居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