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湖北法院在行動(15)丨法潤茶農心
法潤茶農心
“法院真是太有心了,選擇了就近的茶廠,還請來當地人大代表,大家喝著茶、拉家常、化糾紛。雙方當事人的情緒從激動變得平和,到最后都露出了真心的笑容,表示以后還是親戚相處。這一刻我也很感動,我想這就是法律人用法律解決糾紛,用真情溫暖人心的最好體現。”
——提供法律援助的律師對法庭的調解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律師對調解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11月23日,九畹溪人民法庭調解了一起因采摘茶葉不慎摔傷的提供勞務者致害糾紛案,并邀請了三名當地的人大代表全程監督并參與調解。
調解現場
今年4月,九畹溪鎮村民劉某雇傭同村村民文某在自家茶園采茶。某天,文某在前往劉某茶園的路上不慎摔傷,造成八級傷殘。雙方就賠償事宜多次協商無果后,文某遂將劉某起訴至法院。
考慮到糾紛涉及茶農,法庭遂決定前往九畹溪絲綿茶業有限公司開展現場調解,并邀請了市人大代表、九畹溪絲綿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萬祥,縣人大代表張勝,鎮人大代表王國塘全程監督并參與調解。
起初,原告文某的情緒十分激動,認為自己是為劉某做工而受傷,劉某應該賠償;而劉某認為自己已經付了醫藥費,而拒絕了文某額外賠償的要求。于是,法庭工作人員從法理的角度出發,向當事人曉以利弊,人大代表們也紛紛發揮群眾優勢,引導雙方換位思考,力促雙方互諒互讓,最終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當場就賠償數額和支付方式達成一致調解意見。
三名人大代表參與調解
“人民法庭邀請我們參與調解,是將人大代表的群眾優勢和法院的專業優勢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糾紛的發生,這既保障了茶農們的利益,也有利于絲綿茶產業的發展。”市人大代表、九畹溪絲綿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龔萬祥對人民法庭的調解工作表示認可。
絲綿茶是秭歸縣重點龍頭產業,守護茶農的利益,就是守護產業的發展。接下來,九畹溪人民法庭將堅持以“共同締造”為統領,繼續在服務和保障“茶葉”“茶農”“茶企”等方面下足司法“功夫”,讓茶鄉法庭更有溫度,讓秭歸茶葉香飄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