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贏”商(3)| 法院工作經驗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近年來,黃石法院堅持能動履職,積極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優化涉企服務,為黃石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得到黃石市委充分肯定。2023年度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考核評價中,黃石中院牽頭的“辦理破產”指標排名全省第一;三個試點項目成功入選2023年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25項涉企案件辦理經驗被《人民日報》《人民法院報》等報道。其工作經驗在黃石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作交流發言。
持之以恒轉變司法理念
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號工程”,出臺“十條舉措”,將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納入績效考核。
堅持審慎謙抑、理性平和、寬嚴有度的刑事司法理念,落實對涉企人員審前羈押強制措施的必要性審查,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最大程度降低司法活動對市場主體的影響。
千方百計落實降本增效
全面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專業法官會議、審判委員會嚴格把關,確保案件辦理最大限度實現“三個效果”有機統一。
推動涉企案件立審執流程再造,涉企民商事案件平均審理時長同比下降31%。
攻堅積案清理,推進涉企糾紛多元化解,聯合有關單位構建“法院+”聯動模式,尋求涉企糾紛“最優解”。
竭盡全力兌現勝訴權益
突出執行工作強制性,開展“荊楚雷霆”等專項行動50余次,組織騰退行動158次。
加強執行工作規范化,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對37個重要流程節點實行動態監管。
推進執行工作信息化,借力綜治中心查詢平臺有效破解“找人”難題,對3.8萬件案件實施網絡查控,網絡拍賣成交6.73億元,發放執行案款35.01億元。
想方設法助力涅槃重生
組建專司破產清算案件審理的團隊,加大破產案件審理力度,推進破產審判“繁簡分流、快慢分道”,實現簡案3個月、繁案1年審結,審理周期最短僅36天,審結破產案件156件,強制清算案件57件,有效化解債務13.07億元,盤活資產8.11億元。陽新縣法院優化破產案件財產解封及處置機制成功創建省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試點。
不遺余力護航企業發展
拓寬涉企案件綠色通道,為重點企業、項目提供“標星”服務,積極探索信用標星企業“案件受理費不預交”。
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走訪調研企業500余次,解決問題364個。
在重點商圈、商會建立“法官工作站”,催旺商圈煙火氣。
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精準打擊假冒、仿冒品牌的侵權行為,向企業發出知識產權司法建議27份。
下一步,黃石法院將努力實現司法理念再提升、降本增效再突破、服務保障再升級,為黃石著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打造全省標桿城市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