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三级视频,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免费,在线手机中文字幕,五月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湖北高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未成年人審判工作

作者: 梁學東    發布時間:2023-05-29  訪問次數:8530

640 (2).jpg

 在第73個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5月26日,湖北高院召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同心守護未來”新聞發布會。湖北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群星參加發布會并通報近三年來全省法院依法全面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相關情況。

640 (3).jpg李群星介紹

 三年來,全省法院依法嚴懲各類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犯罪行為,審結相關刑事案件1965件,依法審慎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655件,依法妥善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監護、撫養、探望等各類民事案件以及教育權、社會保障給付等行政案件42479件,持續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全面保護、綜合保護的司法工作力度。

 三年來,在未成年人審判工作中,全省法院有13家單位榮獲國家級榮譽稱號,92家單位榮獲省級榮譽稱號,8名個人榮獲國家級表彰。在去年召開的全國第七次少年法庭工作會議上,宜昌中院、通城縣法院獲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孔磊、吳翔、孫俊波三名法官獲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李群星表示

 未成年人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少年兒童事業是重要的民生事業。近年來,湖北法院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關心少年兒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四個方面推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推進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發展。湖北高院黨組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權益司法保護工作,著力推進審判機制改革,不斷提升未成年人審判專業化水平。2021年4月,湖北高院成立未成年人審判工作領導機構,全省115家法院掛牌成立“少年法庭”或“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形成“以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為牽頭協調機構、以少年法庭為辦案機構”的專門化審判工作格局。同時,堅持以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熱愛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為標準,選任236名員額法官組建專業化審判團隊。今年4月,湖北高院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未成年人審判工作的實施意見》,為全面推進湖北法院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專業化發展,創建未成年人審判湖北品牌提供了制度支撐。

 發揮審判職能,全面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湖北法院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將特殊、優先、雙向、全面保護理念落實到每一個案件辦理中。一是依法嚴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從嚴懲治針對未成年人實施的故意殺人、強奸、拐賣兒童等犯罪,對其中具有法定從重處罰情節、犯罪手段殘忍、情節惡劣、社會影響重大的被告人,堅決依法從嚴懲治,當判處死刑的堅決判處死刑。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孝感中院于今年5月23日對強奸6名幼女、1名未成年人的被告人倪某依法執行死刑,充分體現了刑事司法對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犯罪的“零容忍”態度。對教職員工性侵、虐待、暴力傷害未成年人的,筑起從業“防火墻”,終身禁止從事密切接觸未成年人工作。二是依法審慎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方面,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對實施輕微違法犯罪,且是初犯、偶犯并認罪悔罪的未成年人,盡可能適用非監禁刑,為失足少年改過自新、重返社會提供條件。近三年,全省法院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非監禁刑的占未成年人犯罪人數的88.47%。另一方面,堅持寬容但不縱容,對主觀惡性深、犯罪手段殘忍、后果嚴重的未成年人犯罪堅決依法懲治。此外,全省法院還將家庭教育從“家事”上升為“國事”,對案件審理中發現的家庭教育缺失問題,依法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強化家長監護責任。自2022年1月以來,全省法院共發出家庭教育指導令458份,讓“依法帶娃”成為家長的必修課。三是依法做好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審理工作。在審理涉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案件中,堅持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和維護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依法建立、維護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監護、撫養、教育、繼承、探望等民事法律關系,依法確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政行為違法。對未成年人被家暴、糾纏、騷擾及傳播隱私的,依法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近三年全省法院共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193份,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加大對未成年人的司法救助力度,不斷提升涉未成年人司法救助案件的比例。三年來,全省法院共救助未成年人405人,發放救助金1559.25萬元,為困境兒童送去司法溫暖和關懷。

 深化改革創新,不斷完善未成年人審判特色機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要求,結合內設機構改革,全省法院因地制宜加強少年法庭建設和特色審判機制探索。一是推行優先、便捷的受案機制。全省各級法院開通涉未成年人案件綠色通道,實行優先分案、優先開庭、優先調判、優先送達的“四優先”制度,確保未成年人審判便捷化。為整合優勢審判資源,湖北高院與省檢察院、省公安廳協商,在宜昌葛洲壩區、黃石西塞山區、鄂州鄂城區三家法院試點集中管轄城區內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實施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模式,提升未成年人審判綜合效果。二是推行溫情化的辦案措施。全省法院在普遍推行“圓桌審判”模式的基礎上,將心理輔導、庭審教育、判后寄語等工作方法融入未成人案件審判流程。襄陽、荊州等地法院構建“庭前+庭中+庭后”三位一體全程教育模式,黃石、咸寧等地法院與婦聯、院校共建“司法+心理”團隊,長陽縣等多地法院通過將“法官寄語”引入涉未成年人案件判決。三是落實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湖北高院在全國率先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試行)》,幫助失足未成年人更好接受教育改造和順利回歸社會,讓“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政策真正落到實處。四是打造地域特色少審品牌。各地法院立足實際和群眾需求,結合當地特點,探索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未成年人審判品牌。黃岡中院與黃岡中學共同打造“啟明法學課堂”;通城縣法院創建“雋法·護蕾”工作室;紅安縣法院深入挖掘“中國革命第一法庭”紅色歷史,開啟“法學課堂”;云夢縣法院的“五心”工作法、宜城法院“愛心媽媽”先進事跡等被《人民法院報》《中國審判》等媒體專題報道。

 堅持綜合治理,推動構建未成年人司法工作大格局。全省法院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社會組織的合作,在推進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預防、矯治未成年人犯罪等方面建立專門工作機制,形成立體化、全方位保護格局。一是強化“政法一條龍”聯動機制。加強與公安、檢察、司法行政等部門的協作配合,完善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工作體系。湖北高院先后聯合省檢察院、省公安廳、省司法廳等部門制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集中管轄指導意見》《〈湖北省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實施細則》實施細則》,出臺《湖北省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實施方案》《湖北省中小學法治副校長選聘工作規定》,通過建立聯席會議、信息互動、宣傳教育等機制,初步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夯實“社會一條龍”體系建設。與共青團、婦聯、教育等部門及其他社團組織交流合作,強化心理疏導、社會調查、社會觀護、社會救助、安置幫教、判后回訪等工作的社會化支持。湖北高院聯合省婦聯、省民政等部門出臺《關于進一步健全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機制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各地法院借助婦聯、教育、醫院、學校的專業力量,為涉案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干預和家庭教育指導。截至目前,全省法院聯合相關單位共建設家庭教育指導站58個、心理咨詢室37個。各地法院還聯合工會、共青團、民政、社區等部門和組織探索建立失足少年再就業幫扶機制,為他們回歸社會提供支持。宜城市法院與社區、企業共建“特殊少年技能培訓基地”,解決了15名緩刑少年犯和刑滿釋放少年的就業問題。三是發揮司法建議源頭治理作用。全省法院堅持以案促治,針對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教師資質審查、校園安全管理、娛樂場所治理等問題,發出司法建議,規范社會行為,推動綜合治理。三年來共發出司法建議174份。被建議單位均高度重視,立即開展專項行動,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及時堵塞漏洞,實現了“審理典型一案、治理整改一片”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李群星提出

 下一步,湖北法院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落實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以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化能動司法,有效融入司法與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六大保護”機制,厚植黨的執政根基,全面推動湖北未成年人審判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640 (4).jpg          發布會上,湖北高院刑三庭庭長黃琦雯發布了10起湖北法院審理的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湖北高院民一庭副庭長王艷、行政庭副庭長黃瑩參加發布會。

640 (5).jpg 



編輯: 蔡繼濤 曹波
文章出處: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宣傳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漳平市| 商洛市| 铁岭市| 元谋县| 偃师市| 郴州市| 蒙城县| 镇康县| 青岛市| 化州市| 静安区| 高邮市| 衡南县| 湘乡市| 大理市| 澳门| 墨玉县| 木兰县| 苍溪县| 南靖县| 财经| 宕昌县| 万山特区| 镇远县| 遂溪县| 山丹县| 毕节市| 门头沟区| 达日县| 淅川县| 平谷区| 邢台县| 仙居县| 桦川县| 桓台县| 余干县| 原平市| 洛浦县| 上高县| 青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