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大保護 湖北法院實踐(2)| 黃石:生態修復見成效 “西塞山前白鷺飛”
黃石市有258處湖泊、266座水庫、76.87公里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戰場、幕阜山生態屏障的重要戰線,擁有得天獨厚的水資源。《長江保護法》實施以來,黃石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全力推進環境資源審判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提升新時代流域生態司法保護工作能力水平,為流域綜合治理夯實法治之基、筑牢司法屏障。
保安湖跨大冶市和鄂州市,屬長江流域梁子湖水系,是全球200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關鍵生態區之一,2011年被列為鱖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豐富的水產資源讓一些人動起了歪心思。在保安湖畔,大冶市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團隊多次公開審理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件。
“經鑒定,王某送等6名被告人非法捕撈行為造成國家經濟損失43191.87元,已構成非法捕撈水產品罪。”這次巡回審判,當地公安局、農業農村局、保安湖濕地公園管委會工作人員、村委會及周邊村民等70余人“零距離”參加旁聽,大冶市法院環資審判團隊3名法官與4名陪審員組成合議庭,當庭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判處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8至10個月不等刑罰,要求被告人賠償非法捕撈水產品犯罪造成的經濟損失、生態補償修復等費用共計13252.84元,并在省級以上電視臺或全國公開發行的報紙上賠禮道歉,充分發揮了刑事審判懲治和教育功能。
近年來,黃石兩級法院組建專門團隊,對涉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實行“三合一”歸口審判。其中,大冶市法院將執行也加入其中,實現“四合一”審執統一歸口,并按“1+1+3”配置原則,由分管院領導+執行法官+刑事、民事、行政審判法官組建專業審判隊伍,全市法院環資審判專門化體系不斷健全,審判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共審執各類涉環境污染案件2554件。
黃石法院積極踐行恢復性司法理念,堅持打擊與修復并重,判決加入生態環境賠償、修復費用和修復責任等內容,開啟生態功能區保護模式,探索增殖放流、承擔勞務、支付補償金等修復方式,積極引導生態環境的“破壞者”轉變為“修復者”。截至目前,當事人已累計增殖放流魚苗超過8萬尾,繳納生態賠償款、生態修復費用超過25萬元,設立了保安湖周邊環梁子湖水生態司法保護基地和美麗鄉村司法保護等基地。
多頭治理,顧此失彼,非法捕撈現象時有發生,生態環境一度遭到侵害,保安湖水質受到嚴重影響。《長江保護法》實施后,針對水域保護碎片化等問題,黃石法院一方面融入轄區社會綜合治理,積極加強司法聯動互動,另一方面努力推動區域司法協作,實現司法資源共享、突出問題共治、工作舉措共商,共同提升長江流域生態司法保護水平。
2022年8月,黃石中院聯合黃石市委政法委、市檢察院、市財政局、市水利湖泊局及長航公安局黃石分局聯合出臺了《關于建立長江流域(黃石段)涉砂案件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協調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在黃石港法院審理的陳某等犯非法采礦罪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系列案件中,20名被告非法盜采江砂的行為被判處6個月到8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2萬元到7萬元不等罰金,同時追繳各被告違法所得,并責令支付水域生態環境的修復費用。
黃石中院還聯合黃石市檢察院、市公安局、市生態環境局出臺了《黃石市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機制》《關于加強協作配合依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實施意見》等制度文件,推動建立環境資源司法與執法之間的銜接聯動機制,凝聚思想共識,推動形成保護整體合力。
2023年8月,黃石中院參加在江西省九江市召開的長江司法保護工作交流會,與參會的其他沿長江8省市11家法院共同簽署《長江沿江城市生態環境保護區域司法協作九江綠色倡議》,在加強長江中下游城市環境資源案件審判一體化建設、聯合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基地等8個方面形成了共識,有力促進了長江保護區域司法協作。
針對梁子湖與保安湖、三山湖、金牛港等相連的地域特色,依托保安法庭、還地橋人民法庭、金牛人民法庭,成立環梁子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專班,形成了環梁子湖沿線三角布局,全方位共同保護,織牢織密防護網格。
近日,下陸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下陸區檢察院訴下陸區團城山街道辦事處不履行環境衛生管理職責一案。該街道轄區登山道沿線以及獅子山半山腰深坑里有大量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違規堆放,臨近磁湖給水生態環境帶來威脅,且違規堆放時間較長,給周邊環境帶來長期生態污染風險。該案開庭區法院院長擔任審判長,區檢察院檢察長出庭參加訴訟,下陸區團城山街道辦事處主任出庭應訴,下陸區轄區4個街道辦事處、部分區直部門工作人員參加旁聽。經審理,當庭宣判下陸區團城山街道辦事處未進行全面有效監管的行政行為違法。
黃石法院高度重視環境司法裁判的價值導向作用,以案為鑒,督促行政機關全面履行流域流域治理及生態修復的法定職責,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共公開開庭審理流域治理類行政公益訴訟4件。
除依法公正審判外,黃石法院還積極延伸司法職能,將案件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的社會治理薄弱環節問題,有針對性地向有關主管部門提出司法建議,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推進流域治理工作。陽新縣法院在審理柯某干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一案過程中,發現富池長江段水域存在大量采砂船進行非法采砂,嚴重破壞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影響通航、堤防安全,遂向縣水利和湖泊局和富池鎮政府發出司法建議書,推動加大了對非法采砂等水事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天然偉力造就了黃石這方湖庫縱橫、水網密布、山明水秀的沃土,保護好這“半城山色半城湖”,黃石法院責無旁貸。黃石法院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推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以法治之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長江黃石流域治理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