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服務保障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游勸榮院長向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報告上半年工作情況
7月25日上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在湖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作《關于2023年上半年工作暨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
“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各項部署,按照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決議要求,在省委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全力服務保障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731692件,結案566033件,同比分別上升6.34%和15.62%。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14253件,結案9289件,同比分別上升24.23%和25.12%。26個集體和19名個人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和通報表揚。”游勸榮院長說。
報告顯示
今年以來,全省法院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為核心,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全力服務保障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
一、是扎實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開展“降本增效突破年”專項活動,出臺“十條舉措”,以降低訴訟成本為重點,建立簡案快辦機制,壓縮立案、調解、委托司法鑒定辦理時限,推動訴訟全流程提速,全省法院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同比下降10.01天。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被執行人信用修復機制,將履行裁判義務的8096家企業及時移出失信“黑名單”。堅持刀刃向內,對排名靠后的3個中級法院、10個基層法院的院長公開約談。
二、是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推進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將評估制度剛性嵌入審判管理流程,案件在線評估率達99.43%。加強破產案件審理工作,強化府院聯動機制建設,全面推行破產預重整制度,幫助3家危困企業“涅槃新生”。
三、是服務保障創新開放發展。加強對發明專利、關鍵技術、新興產業的司法保護,審結知識產權案件7530件,助力將武漢打造成為知識產權爭端解決“優選地”,服務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京山橋米”地理標志保護案入選2022年度全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與省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知識產權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有效銜接,設立知識產權聯合保護工作站289個,為企業創新創業保駕護航。加強涉外商事、海事審判工作,審結相關案件2787件,為我省對外開放和市場主體走出去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游勸榮院長在報告中指出
湖北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扎實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主題,推動問題檢視整改,著力化解沉疴痼疾,強化司法擔當作為,努力推動全省法院審判質效有新的提升。
一、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確保主題教育走深走實、見行見效。開展全員政治輪訓,通過舉辦專題讀書班、組織理論夜學、參加“法官大講堂”等多種形式,教育引導廣大干警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圍繞中央、省委確定的12個方面的調研重點精選42個課題,班子成員先后深入基層法院、人民法庭、綜治中心、包聯企業開展調研63次,初步形成一批解決實際問題、促進法院工作的對策舉措。系統梳理政治建設、案件質效、基層基礎、司法改革、隊伍建設等方面問題93個,提出針對性解決措施137項。出臺《關于在全省法院開展長期未結、久押不決案件專項清理活動的實施方案》,全省法院一年以上未結訴訟案件較去年同期減少1044件,下降44.37%。
二、是堅決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建設。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9524件,判處罪犯24883人。始終把打擊鋒芒對準涉槍涉爆、殺人搶劫強奸等嚴重犯罪,保持對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拐賣婦女兒童等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審結相關案件5822件,依法懲治網絡誹謗侮辱、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犯罪50件。與銀保監局建立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審結金融糾紛案件79842件。依法妥善審理房地產、建設工程等糾紛案件7395件,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理順權利清償順序,緩解樓盤爛尾現象,全力以赴服務“保交樓、安民心”。全面推進“有信必復”工作,化解信訪積案270件,幫助群眾解開“法結”“心結”。
三、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致力于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基層綜合治理,推進法治湖北建設上新臺階。積極融入黨委領導下的訴源治理大格局,建立“法官進網格”工作機制,創建“無訟村(社區)”2883個。做實做強“法院+工會婦聯、法院+銀行保險、法院+中小企業”等多元解紛模式,調解糾紛25.42萬件,調解成功率63.1%。依法審結行政訴訟案件6677件,推進府院聯動機制由個案協調、事后化解向源頭預防、前端治理延伸,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司法建議工作的意見,參與對自然資源、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市場流通等七大領域行業整治,圍繞校園安全、金融監管、網絡治理、安全生產、新業態犯罪等向相關單位發送司法建議554件,促末端治理為前端預防。
四、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辦好司法為民實事,努力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審結涉教育、就業、醫療、養老、消費、社會保障等案件38149件,為困難當事人緩減免訴訟費2332.87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1434.05萬元。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139件、家庭教育令48件,審結涉未成年人案件39348件。孝感中院對強奸7名未成年人的罪犯倪篤群依法判處死刑,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權威媒體廣泛報道,受到全社會廣泛贊許。新建、改擴建、修繕人民法庭42個,設立巡回審判點、法官工作室、訴訟服務站1719個,基層群眾“見法率”不斷提升,開辦“法治講堂”“法庭夜校”等活動3901場次,為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貢獻更多司法力量。對執行質效落后的第一批5家基層法院重點幫扶、跟蹤督導,堅決糾治消極執行、拖延執行、選擇性執行,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0164人次,限制高消費和乘坐飛機高鐵106804人次,執行結案平均用時減少20.12天。
五、是全面準確落實司法責任制,推動審判權力規范高效運行,努力實現公正與效率的有機統一。修訂完善《司法責任制工作指引》,加強對“四類案件”及其他案件的監督管理。建立“發改指提”案件條線指導機制,全省法院一審判決案件被發改率同比下降0.24個百分點。加強審判流程節點管控,建立案件審限監測、預警、催辦機制,全省法院案件平均審理時間縮短10.93天;法官人均結案120.72件,同比增長19.73%。開展“智慧法院深化應用推進年”活動,實現卷宗隨案同步生成、類案智能推送、文書智能輔助,訴訟事項平均辦理時間小于2天。探索推進員額和編制跨域統籌使用、動態調整,將更多人員力量向辦案一線傾斜。推動簡易矛盾在基層化解,疑難糾紛精細審理,促進提升司法效能。
六、是堅持從嚴管黨治院,抓實建強隊伍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鍛造荊楚審判的文明之師。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嚴格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院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扎實抓好領導班子及隊伍建設,配齊配強中基層法院領導班子,建立全省法院后備人才庫,加快推進年輕干部成長工程,選派優秀青年干警上下雙向掛職。堅持以文化人,持續推進“一院一品”書香法院建設。與高校共建“審判教育實踐基地”,聯合省法學會打造“仙桃法學家論壇”。院領導、廳級干部定點聯系整體工作相對落后基層法院,幫助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慎終如始抓好中基層法院拉練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堅決整治違規吃喝,嚴格落實“三個規定”報告制度,推進“一案雙查”“一事雙查”,全省法院立案查處違紀違法案件82件93人,深入推進清廉法院建設。
七、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以更加自覺的態度接受監督。主動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全面梳理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法院工作提出的意見建議,認真辦理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協交辦的21件代表委員建議、提案。邀請代表委員參加會議、旁聽庭審、見證執行7196人次,讓司法活動始終置于人民監督之下。22位全國、省人大代表調研視察全省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協助最高人民法院完成遼寧、吉林、黑龍江、湖北4個代表團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在鄂視察法院工作任務,受到人大代表充分肯定。
游勸榮院長表示
下一步,全省法院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圍繞“公正”這一根本要求、“效率”這一人民期盼,加快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持續發力做好各項工作,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