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滿滿!收獲多多!全省法院民事審判實務培訓班圓滿結束
10月24日至26日,2023年全省法院民事審判實務培訓班在武漢舉辦,全省三級法院民事審判業務骨干200余人參訓。湖北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肖笛出席開班儀式并講話。此次培訓活動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鼎力支持,既有專家輔導講座,又有民事審判業務座談會,緊扣當前民事審判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實務問題,學員紛紛表示干貨滿滿,收獲多多!
肖笛副院長在開班儀式上充分肯定了近年來全省法院民事審判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時指出民事審判所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強調本次培訓班的主要任務,并就下一步做好民事審判工作提出了“12345”的具體要求:
一要遵循“一條主線”,即民法典貫徹實施。民法典是民事法律規范的系統性集成,是社會生態的制度性重塑,是司法公信的基礎性支撐,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法理性保障。民事審判中要堅持公正司法、司法為民,貫徹實施民法典,充分發揮民事審判職能作用,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審判實踐。
二要提升“兩種能力”,即政治能力和業務能力。民事審判工作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民事審判工作的質量和效果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現代化進程。因此,民事法官一方面要政治過硬,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準確把握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樹牢服務大局意識,站穩人民立場;另一方面要本領高強,將調解貫徹始終,耐心化解矛盾糾紛。
三要實現“三個效果”,即要實現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新形勢下,民事審判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許多民事案件法律關系錯綜復雜,既要按法條辦,又要按法理辦,行使自由裁量權時,要充分考量立法追求的社會效果、政治效果,同時又不能脫離民法的基本原則、立法目的、價值判斷和利益衡量,通過法律技術的運用實現“三個效果”相統一,這是我們民事審判法官應當追求的司法公正的重要目標。
四要抓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基層法庭工作,要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做好“三個服務”與“共同締造”的結合文章。二是多元解紛、訴源治理工作,要積極參與、主動入駐多元解紛平臺,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法院+N”糾紛聯動化解機制,積極發出司法建議,發揮司法裁判反映基層治理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作用。三是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工作,這既是政治性又是社會性的工作,要進一步推進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大力開展反家暴工作,進一步完善少年審判工作格局。四是“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的階段性“三保”工作,加強房地產市場風險研判與指導,支持建筑企業穩定發展,穩步推進房地產領域風險化解處置工作。
五要強化“五大指標”。即一審服判息訴率、二審發改重審率、二審開庭率、延長審限率、法定審限結案率。民事審判要堅持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并重,兼顧公正與效率,要運用穿透式審判思維,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要積極行使司法職權,促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提高服判息訴率,降低發改重審率,避免導致程序空轉;二審要提高開庭率,認真耐心聽取當事人及代理人意見,充分保障當事人訴權;要嚴格控制審限、嚴格審限延長審批、嚴格在法定審限內結案。
按照培訓安排,省紀委監委駐省法院紀檢監察組二級巡視員高進講授了廉政教育課,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三級高級法官謝勇、武漢大學法學院溫世揚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張家勇教授分別圍繞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的疑難問題、民法典物權編若干規則的理解與適用、民法典“合同編通則解釋”若干重要規定釋論進行了授課;省法院民一庭副庭長王艷、高倩分別就家事糾紛及執行異議之訴疑難問題進行了講解。省法院民一庭組織學員代表召開了民事審判業務座談會,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謝勇法官、省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建新參加,四級法院法官就民事審判工作情況、困難問題、重點工作、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進行了熱烈互動交流。
參訓干警紛紛表示,本次培訓班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干貨滿滿,受益匪淺。通過學習,進一步開闊了思維、更新了民事審判理念,民事審判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實務問題有了答案,以后的工作也有了重點和方向,將努力把學到的知識用于指導和豐富審判實踐,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扎實的工作作風,忠實履行民事審判各項工作任務,為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