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贈人、協調人、貼心人……這個下沉干部有多重身份
一頂小藍帽,一輛小藍車,一身運動裝,一個口罩,這是程皓下沉社區的全部裝備。在這場持續已近兩月的艱苦戰“疫”中,他用這身樸素的裝扮演繹了多個感人至深的角色。
疫情暴發后,江夏法院迅速響應區防疫指揮部的要求,召集干警下沉社區開展防疫。從湖北高院到江夏法院掛職擔任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的程皓第一時間向組織申請帶隊下社區,院黨組考慮他家遠在30公里之外,兩個小孩無人照料,要求他暫時待命。眼看著同事陸續集結參與戰“疫”,程皓在家再也待不住了。他將孩子托付給父母后,想方設法修好車輛,便頂風冒雪、馬不停蹄奔赴江夏,加入了抗疫隊伍。
甘做無私捐助人
在疫情吃緊、物資短缺的情況下,為了讓同志們有更加安全有效的防護,程皓在下沉社區第一天,就將他四處聯絡、自費購置的4000個口罩、50套防護服、1箱消毒酒精等物資全部捐給法院。
帶隊下沉紅旗村后,程皓得知隔壁柏木嶺村滯留武漢的回族同胞們生活困難,便連夜收整出三大包干凈整潔的當季衣物,次日一早托同事送去。
他值守的紅旗村二期,有位癱瘓在床老人亟需成人紙尿褲和護理床墊,他先把從自家搜羅出的小孩護理用品以及隊員王苑冒雨購買的物資送上門應急,又多方聯系,先后采購11大包護理用品,送到老人家中。
巧做工作協調人
黨員干部下沉社區,不僅需要執行防疫封控措施,還要有針對性地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在帶隊下沉站西社區時,人員摸排、雙測雙報、代購送貨等工作千頭萬緒。程皓提前和社區詳細對接溝通,將各項事務分解壓實到個人,保證了工作高效有序開展。有段時間,群眾要開出行證明、代購物資……社區門口人員不斷。程皓總在群眾一進社區門就立刻上前問清來意,迅速找到對應的網格員協調處理。遇到個別有情緒的群眾,他發揮法院工作經驗耐心疏導調和,讓群眾怒氣沖沖來,心平氣和回。
在帶隊下沉紅旗村期間,他主動申請到人多事雜的小區做“門衛”。小區居民在家“蝸居”已久,情緒有波動,每逢遇到群眾抱怨,程皓都和組員們一起耐心講解政策,開展心理疏導,引導大家支持防疫防控工作。
誓做群眾貼心人
作為下沉紅旗村的唯一男領導,程皓勇挑重擔,化身群眾的代購員、快遞員、守門員、宣傳員。居民要買藥,他墊錢買藥送上門。居民要出門,他嚴格審核,講解政策、耐心勸返。居民要取快遞,他跑腿代取送到家,程皓和共同守點的隊員毛慧平均每天為居民運轉快遞近60份。他騎著小藍車巡查工作,協調處理緊急情況,多方了解群眾所急所需,途中還不忘耐心勸阻老年公寓里想出去遛彎的老人們,并將其中存在的管理隱患及時反饋給村委會和大橋新區。
在紅旗村評為無疫情村后,他沒有放松要求,帶領隊員涂赟上門逐一摸排“四類人員”、困難群眾、重癥患者的基本情況及需求。在摸清情況后,熱心快腸的隊員毛慧多方聯絡,為法院下沉的12個社區(村)困難群眾籌集到面粉、面條共計4噸。隊員陳芳、蔡曉芳、王苑紛紛積極為滯留武漢生活困難人員捐助衣物、糧油、蔬菜和方便食品。
善做同事領路人
紅旗村下轄兩個十分特殊的值守點——江夏區精神病醫院和大橋產業園福利院。這兩個場所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絲毫紕漏,也一直是程皓重點關注和每天必查的地方。值守福利院的法官助理王苑是下沉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在看到大家到崗的時間越來越早時,便不解地問道:“咱們上班提前了嗎?”程皓語重心長地回應:“凡事都要預留足夠的空間,萬一發生什么緊急情況,才能夠從容應對”。王苑自此堅持提前到崗核實情況、匯報問題,卡點的門房大伯見她每天早到遲退,“責備”道“你們法院的人太機械了”,大家認為這是群眾最含蓄的夸獎。值守精神病醫院的(審管辦)研究室主任陳芳是法院的“大忙人”,為了確保下沉工作和機關工作兩不誤,她每天都利用午飯時間趕回法院處理事務,她說:“寧可晚回吃冷飯,都不能早退一分鐘?!?/span>
根據區委的統一安排,下沉紅旗村的7名黨員組織成立了臨時黨支部。作為組員中唯一群眾身份的蔡曉芳受到黨員們的帶動和感染,提出入黨的想法,程皓作為書記表示熱烈歡迎,告知具體流程,并愿做新同志的入黨介紹人。在隊伍輪休時,程皓將女同志、老同志安排在前,自己連續值守20天才休息。
作為掛職領導,程皓本可以選擇就近下沉社區、兼顧家庭,但他說:“既然在江夏法院掛職,就應該到基層來戰斗?!彼f,掛職不僅是掛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應當盡職盡責、盡心盡力;下沉不只是任務,而是一個貼近基層服務群眾的機會,必當沉下心來、俯下身去,傾聽民意、解決民需。頭戴小藍帽、騎著小藍車的他,在武漢“清零”之際,仍奔走在紅旗村的明媚春光里,帶領隊員們不斷駛向“戰疫”勝利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