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民法庭(60) | 干驛法庭:用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繪就鄉村振興新“楓”景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批示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暨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20周年。做好人民法庭工作,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是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和落實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具體實踐。人民法庭作為人民法院最基層單位,處于司法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線,在基層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制度優勢,具有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天然優勢。
天門市法院干驛人民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法庭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和橋梁紐帶作用,找準功能定位,細化工作舉措,強化履職擔當,在優化營商環境、多元解紛、訴源治理、鄉村振興上通過多項措施多點發力,為轄區3個鎮13.8萬群眾提供最直接的司法服務,描繪出基層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新“楓”景。
一、規范“案”的引領,助推鄉風文明
“我有個親戚,現在鬧離婚,當時家里找親戚朋友借款支付了30萬元彩禮,現在能否要求對方退還?”
“有個朋友找我借錢,手續怎么辦會比較好?”
“我名下承包了5畝土地,現在有親戚邀請我一起外出務工,隔壁老張想種我的地可以嗎?”
……
在干驛法庭的法治夜校活動中,村民們紛紛提出了自己關心的問題。庭長程智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遞法律知識,為他們答疑解惑。程智超向村民們倡議,婚姻關系應互相尊重、互相關愛,街坊鄰居應互相幫助,共同營造和諧、美滿、幸福的家庭環境、鄰里環境,弘揚良好家風。
文明鄉風、淳樸民風是法治鄉村建設的基石,是最美鄉村的底色。干驛法庭從審判工作實際出發,充分發揮司法裁判規范的引領作用,妥善審理婚姻家庭、贍養、撫養等民生案件和土地承包、農產品買賣等涉農案件。通過深入了解糾紛根源,用心用情做好釋法明理,妥善處理家事、鄰里糾紛,促進家德家風建設,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從思想根源上推動鄉村振興。
(干驛法庭審理的兄弟倆因土地置換合同產生糾紛一案,經主審法官多次調解,兄弟倆在親友見證下達成和解協議)
二、織密“網”的觸角,匯聚治理合力
“沒想到這么快事情就解決了,足不出戶就拿到了賠償款,真是太感謝你們了!”馬灣鎮某村村民魏某向程智超、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及村干部連連稱謝。
魏某與張某承包的魚塘相鄰,張某在使用農藥消殺魚塘后,因雨水漫灌,造成魏某魚塘養殖的小龍蝦大面積死亡。為此,魏某多次到村委會、鎮政府反映要求解決。
從處理糾紛的村干部那里了解到相關情況后,程智超當即協調馬灣派出所民警一同到雙方家中,調查了解情況,開展相關法律宣傳,并多次組織鎮農技中心和村兩委干部到雙方家中做思想工作,從思想上消除雙方的隔閡。最終,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雙方達成一致調解協議,干驛法庭隨即對調解協議予以確認,張某當場將補償款支付給魏某。
對轄區20余名村副主任(治保主任)開展人民調解業務培訓,幫助其掌握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常見矛盾調解技能,推動矛盾就地化解。
“盡管訴訟被作為糾紛解決的最后一道防線,但深化基層的訴源治理,應將糾紛解決的戰線擴展到訴源本身,從源頭防止糾紛的發生。”程智超在人民調解業務培訓上說。“楓橋經驗”不僅是矛盾不上交,其旨還在群眾糾紛群眾解。干驛法庭始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抓手,面對多元化的需求,干驛法庭聯絡、協調鎮綜治辦、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職能部門形成工作合力,構建起矛盾糾紛排查、聯動化解、訴前調解、司法確認于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網絡,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近三年,干驛法庭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訴前化解糾紛330件,有效緩解了人案矛盾。
三、完善“點”的覆蓋,提升服務質量
“法官工作室的設立不僅豐富了本村村民的法律知識,還為我們村干部解決問題提供了法律依據,以后工作起來更加得心應手嘞!”馬灣鎮華一村黨支部書記說。
華一村村民劉某經營一農資店,同村村民汪某在劉某處賒購2萬余元化肥、農藥,一直拒絕支付貨款。無奈之下,劉某只得來到法官工作室求助。值班法官方文強了解情況后,立刻同村干部一起來到汪某家中。原來,汪某使用了劉某出售的化肥、農藥后,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還造成減產。法官因勢利導,從情、理、法多個角度對二人進行耐心調解。最終,在村干部和村民的見證下,雙方談妥了還款方案,并當場履行完畢。
干驛法庭在干驛鎮長湖村、馬灣鎮華一村設立法官工作室,每周安排一名法官值班接訪,在非駐地鄉鎮(馬灣鎮、小板鎮)設立巡回審判點,變“群眾上訪”為“法官下訪”,變坐堂問案為送法上門。目前,干驛法庭已與轄區內三個鄉鎮鎮綜治中心建立溝通渠道,實現鄉村全覆蓋,實行矛盾排查信息互通、訴前過濾、分流處理。
四、強化“站”的效能,共匯僑鄉畫卷
“原告楊某與被告江某離婚糾紛一案,因被告身處國外,經雙方當事人同意,本案采取互聯網模式開庭審理,現在開庭!”隨著主審法官一聲令下,一起跨國離婚糾紛在干驛法庭“隔空”審理。
經主審法官主持調解,雙方很快就離婚達成一致意見,二人在線核對無誤后使用電子簽名在庭審筆錄上簽字確認。
法庭轄區內馬灣鎮、干驛鎮是內陸著名的僑鄉,2022年5月,天門市法院與天門市僑聯、馬灣鎮在干驛法庭設立“僑屬僑眷訴訟服務站”,實現跨境家事案件立案、調解、送達、庭審等訴訟事項的全流程在線辦理。
訴訟服務站成立后,干驛法庭樹牢“工作在國內、影響在國外”涉僑服務理念,與干驛“僑之家”、馬灣“僑之家”互動聯系常態化,聯合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專題宣講4次,深入了解僑企經營狀況,結合法律專業知識優勢,引導企業規范生產經營行為,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面臨的主要困難和突出問題,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
(干驛法庭聯合天門市委統戰部、市僑聯、馬灣鎮政府,在歸僑僑眷較為集中的陳馬村開展僑法宣傳活動)
干驛法庭將始終堅持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盯人民群眾的“頭等大事“和“關鍵小事”,以“源頭預防為先,非訴機制挺前,法院裁判終局”為核心探索訴源治理新實踐,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元、更優質、更便捷的矛盾糾紛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