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極簡版2021年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情況報告
7月27日上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湖北省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作《關于2021年上半年工作暨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情況的報告》。關于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情況要點如下:
全省共有111個基層法院,實際運轉人民法庭538個;配備員額法官869名,法官助理522名,書記員851名。全省人民法庭共受理案件573203件,審結534011件,約占同期全省基層法院收、結案總數的四分之一。
發揮審判職能 服務基層社會治理
堅持嚴格公正司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鄉鄰糾紛、民間借貸、人身損害賠償等基層易發多發案件262018件。
著力提升辦案效率。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413029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77.34%。實現了20%的法官審理80%的簡易案件。
注重案結事了人和。2018年以來,調解、撤訴結案236978件,案件調撤率44.38%,服判息訴率85.28%。
主動延伸職能 積極參與共建共治
推進多元解紛。通過各類調解組織、特邀調解員,調解糾紛36429件,辦理司法確認案件14791件。
強化協同共治。對接全省婦聯系統的118個“家事調解委員會”,將部分城區人民法庭轉型為家事法庭,在34個人民法庭加掛“少年法庭”牌子。
當好法治參謀。針對公共政策、行政執法、社會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司法建議,服務科學決策。
優化人民法庭布局 提升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水平
努力實現人民法庭全覆蓋。全省現有中心法庭346個,每個中心法庭平均管轄2至3個鄉鎮街道,轄區人口多在4萬以上,年均收案280余件。
推進專業法庭建設。全省先后建立專業化人民法庭65個,其中,設立家事法庭32個、成立道交法庭14個、在武漢市江漢區、武昌區設立金融審判法庭。
積極打造特色法庭。在保護區設立專門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庭。在知名旅游景區設立旅游法庭。設立自貿區巡回法庭。
回應群眾訴求 架起直通百姓身邊的司法橋梁
延伸訴訟服務鏈條。建設一站式人民法庭。建立健全法官進村組進社區進網格工作機制。把一站式司法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徹底改變過去偏遠地區群眾打官司難的狀況。
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實現三級法院與人民法庭的互聯互通。人民法庭及轄區鄉鎮街道提供跨域立案、線上調解等一站式訴訟服務。
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公開宣判、以案說法、送法下鄉等活動。開展巡回審理,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注重強基導向 夯實法庭參與社會治理的基礎
加強法庭規范化建設。開展“基層基礎建設年”活動,部署創建“示范人民法庭”205個。
加強法庭基礎設施建設。全省法院“十三五”期間投資10億余元,新建、改擴建兩庭包括人民法庭115個。
加強法庭隊伍建設。為基層法院增核法官員額285個。全省“80后”法庭庭長比例約占50%。
今后一個時期主要工作
以省人大常委會聽取此次專項報告為契機,更加注重強基導向,主動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鞏固基層政權、維護社會穩定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立足司法職能,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堅持因地制宜,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踐行“楓橋經驗”,深度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格局。夯實基層基礎,著力提升人民法庭硬件建設水平。強化職業保障,建強人民法庭工作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