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民法庭(57)| 善用法院調解平臺,用心作答基層社會治理的時代問卷
△雙方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進行在線調解
“拖欠了兩年的工程款終于可以結清了,不用到市里立案開庭,直接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線上調解,實在是省心省錢省力!謝謝你們!”拿到司法確認書后,某公司的工作人員如是說。
近日,咸寧市咸安區法院雙溪人民法庭庭長王晶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將一起跨省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推送至雙溪橋鎮司法所,該所調解員立即聯系被申請人開展工作。這個在線調解平臺不用立案、不交訴訟費、雙方不用到現場就可以對話協商,還能申請司法確認,讓調解協議具有強制執行力。在司法所調解員袁天繼的主持下,雙方通過平臺進行在線調解,商定了拖欠的工程款分三批給付,第一批款項待協議簽訂后當場轉賬。但就要網簽協議時,當事人又對線上協議的法律效力產生了懷疑。工作人員解釋,平臺具備面部識別、身份認證等功能,全程錄音錄像,不僅程序正規,司法確認后還有履行保障,現在不少調解協議都是用這種方式簽訂的。這下,當事人消除疑慮、簽署了協議,當場將第一批款項轉賬至對方賬戶,這起跨省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建設的覆蓋全國的矛盾糾紛調解平臺,它利用司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術,將司法所,社區、村委會等解紛資源匯聚線上,實現在線咨詢、調解、司法確認、訴調對接等多種調解功能。在這個調解平臺里,法庭提供政策指引、法律指導、資源經驗支持、訴訟服務和司法保障,相當于“秤砣”,秤砣雖小,但可以協調調動各方力量,實現訴源治理,促進社會和諧。
用心用情地推廣
就會得到最大的支持
“剛才有位群眾因為相鄰權糾紛來遞交起訴狀,我和雙方當事人進行了初步溝通,現在他們都有協調的意愿,我已經把案子通過調解平臺指派到你們司法所去了,你們記得及時和雙方當事人聯系。”這樣的場景在雙溪法庭經常能見到,每次有案子王晶都會秉持著“能調則調”的原則先與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撫養探視糾紛,這些生活中看似日常、瑣碎的“小事”,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每個人的幸福感。
起初,大多數調解員認為平臺操作起來有難度,不愿意使用。王晶多次上門,手把手地教調解員平臺操作流程,還通過培訓會的形式,交流使用經驗,對調解筆錄、協議的制作進行培訓。通過各種方式,調解人員的調解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工作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平臺被調解員認可,受到了歡迎。在案子指派給調解員后,王晶依然會積極地與當事人、調解員溝通聯系,前往調解現場進行指導,確保案子調解成功。
自人民法院調解平臺上線使用后,雙溪法庭已通過平臺推送88件案子,調解成功68件,通過平臺分流的訴前調解案件數占一審民事立案數的42%。2023年上半年法庭自收案件下降12%。降幅背后,是雙溪法庭堅持不懈推進訴源治理,將大量矛盾化解在訴前的成果。
黨委政府的支持
是做強平臺的最大底氣
雙溪橋鎮位于咸安區、武漢市江夏區、陽新縣三地交界的地方,人員流動大,基層治理面臨著較大的難題。那么如何讓“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更好的融入雙溪橋鎮的基層治理,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將訴訟化解在源頭?這必定離不開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雙溪橋鎮召開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工作推進會
2022年3月23日,雙溪橋鎮就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工作召開了專門會議,將全鎮19個村(社區)注冊登記為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基層治理單位,各村(社區)負責人、治保主任、網格員、人民調解員入駐調解平臺,對適宜在村處理的糾紛,通過平臺分流至基層組織人員進行化解、調解,并提供法律指導、在線司法確認、在線立案等服務,要求加強部門聯動和統籌協調,促進矛盾化解工作重心前移、力量下沉,從源頭減少矛盾糾紛發生。
△咸寧市人民政府出臺《咸寧市人民調解獎補基金管理辦法》
2022年12月30日,咸寧市人民政府出臺《咸寧市人民調解獎補基金管理辦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指示精神。該文件一出臺,極大地提高了咸寧市人民調解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激發了人民調解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雙溪法庭趁勢而上,主動幫助村和社區的人民調解員做好調解工作,讓大家更有工作熱情。
找準群眾的需求
平臺就是我們的導航員
“王庭長,我們村里老百姓經常為借錢還錢的事扯皮,有的還上了非法集資的當,請你來講一課,讓大家增強下這方面的法律意識”。收到調解平臺上村調解員發來的信息,庭長王晶回復后立馬開始準備法治夜校的講課。
想要推進多元解紛走深走實,法官坐班問案是不夠的,還要深入田間地頭,充分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回應群眾的司法需求。為了及時掌握社情民意,加強訴源治理,雙溪法庭依托調解平臺,及時收集法律需求信息,讓法官“走出去”互動,通過主動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普法教育、法治夜校、巡回審判等活動,推動矛盾糾紛就地發現、就地調處、就地化解,有效拓展了解紛渠道。
△雙溪法庭開展法治夜?;顒?/span>
“今天的法治夜校讓我了解了很多的法律知識,法官在和我們聊天的過程中就普了法,實在是太有意思了!以后要是遇到不懂的法律問題,我就去問法庭?!?月15日晚上,一場與村民面對面、心貼心的“法治夜校進村灣,美好生活共締造”活動在雙溪橋鎮梅岐村徐仕和灣組的廣場上拉開了帷幕。
活動中,王晶結合當地發生的實際案例,就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相鄰糾紛、借貸糾紛、機動車交通事故糾紛等內容進行以案說法,用通俗易懂的小故事為大家普及了相關法律知識,對居民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答,還現場傳授了如何快速解決鄰里間小矛盾的有效方法,讓村民帶著問題來,載著滿意歸,讓“法”觸手可及,把矛盾發現在萌芽、化解在基層、消減在訴前。
“法庭多多開展這類普法宣傳活動,既有利于做好矛盾糾紛的前端預防,更有利于拉近我們與老百姓的距離。雙溪法庭想通過人民調解平臺加巡回審判的方式,融入基層治理平安建設中,讓小法庭在基層治理平安建設中發揮作用。”王晶如是說道。
群眾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用好用足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小法庭”也能發揮大作用,雙溪法庭將進一步提升運用水平,用足用好政策紅利,發揮調解優勢,將調解平臺打造成法院預防化解矛盾的前沿陣地,讓在線調解成為人民群眾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選擇”,促進基層善治,在深化多元解紛和助力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上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