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切實保障憲法實施
——湖北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為武漢大學師生作憲法宣傳日專題輔導
12月3日,在第十一個“12.4”國家憲法日來臨之際,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應邀來到武漢大學,圍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切實保障憲法實施”為師生們作專題輔導。武漢大學黨委書記、依法治校領導小組組長黃泰巖參加會議并講話。武漢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依法治校領導小組副組長李資遠主持會議。武漢大學校長法律顧問、法學院教授秦前紅參加會議。
黃泰巖指出,今年是“五四憲法”頒布七十周年。70年來,我國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為國家的繁榮發展、人民的幸福生活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的法治保障。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必須全面貫徹實施憲法,維護憲法權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以紀念“五四憲法”頒布70周年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弘揚憲法精神,維護憲法權威,培育憲法信仰和法治觀念,持續深化對高校法治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堅定法治信仰;不斷增強依法治校能力,提升治理效能;著力提升法治育人實效,培養法治人才,將憲法法治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培養既懂得專業知識又有較強的法治意識,能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好服務于法治中國建設和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武大智慧、書寫武大篇章!
游勸榮以“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為切入點,與武漢大學師生們進行交流。他指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從憲法的歷史看,憲法與國家的命運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回顧我國憲法發展歷程,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從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到現行的1982年憲法,以及現行憲法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的五次修正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國憲法同黨和人民進行的艱苦奮斗和創造的輝煌成就緊密相連,同黨和人民前進道路和積累的寶貴經驗緊密相連。經濟社會的長期持續穩定發展離不開憲法的保障。憲法受到尊重的時候,國家就安全穩定;憲法得到實施的時候,國家就順利發展。
從憲法的內容來看,憲法是全體人民的共識。一個國家社會共識、“最大公約數”的載體,就是憲法。憲法作為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集中體現,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憲法規定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國家機構的組成、公民的基本權利義務、國家的標志與象征等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問題。憲法序言明確:“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斗的成果?!边@是黨和人民群眾取得的最大共識,也是“最大公約數”的條文化、規范化、格式化、固定化、制度化的成果。
憲法與國家的文明進步和發展密不可分,與改革開放息息相關。自“八二憲法”公布施行以來,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先后五次對“八二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修改。這五次的憲法修改都是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對時代主題作出回應。從經濟制度的調整,逐漸擴展到政治、民生、社會治理領域;從“私營經濟”入憲,到“政治文明”入憲;從“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到“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體現了黨和人民事業的歷史進步,不斷適應新形勢、吸納新經驗、確認新成果、作出新規范。憲法的完善修改極大地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同時改革的成果、前進的方向得到根本法的確認。
憲法是國家治理的根本法。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章程。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國家治理既包含中國共產黨如何執政,又包含政府怎么管理經濟、社會。因此,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
憲法是人民權利的根本保障。列寧說:“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睉椃▽窕緳嗬土x務的規定,既有物質保障又有法律保障。在法律保障方面,規定了人格尊嚴、人身自由、申訴控告權等,國家機關、社會團體或其他個人均不得侵犯,國家對侵犯公民基本權利的國家行為有賠償的義務等。在物質保障方面,憲法不僅規定了公民實現權利和自由的物質條件,而且通過物質幫助權、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等措施,給予公民必要的物質支持。此外,刑法、民法、訴訟法等其他法律對憲法的規定進行具體的細化和補充,進一步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在權利行使方面,憲法規定了權利實現要與公共利益相協調。如果自由沒有限度、沒有邊界,那么每個人的權利都可能受到他人的侵害。每個人的行使權利和自由都需要受到制約,即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和自由。
最后,游勸榮指出,要讓憲法精神走進人民群眾,融入日常生活。法治建設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只有全體人民信仰憲法、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實現在法治軌道上運行。要通過開展憲法宣誓等莊嚴的活動彰顯憲法權威,增強公職人員的法治意識,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更要通過開展法治宣講、發放宣傳手冊、解答群眾咨詢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打造鮮活的憲法文化宣傳陣地,向群眾宣傳憲法,讓憲法真正走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眾,引導人民群眾自覺地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使憲法發揮更加顯著的制度優勢,展現出更為旺盛的生機活力。
會上,武漢大學師生們集體進行了憲法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