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夜,武漢法院歷時最長執行案圓滿收官
執行現場
“終于把這茶樓清空了!”2022年1月25日(農歷臘月二十三),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組織市區兩級法院警力90余人,執行干警50余人,會同申請執行人、公證、拍輔機構、搬家公司10余臺車、70余人,在武漢市漢陽區蓮花湖公園附近,開展大型執行騰退行動。整個行動持續12個小時,為武漢法院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執行“骨頭案”劃上了圓滿句號。人大代表、媒體記者參與行動監督,現場不少市民目睹法院執行行動,均拍手叫好。
鎖匠破門,幫助干警進入房間清騰物品
2011年,某銀行與某旅游公司發生債務糾紛,債權經多次轉讓后,由武漢某物業管理公司依法受讓債權共計1.4億余元,經市法院、省法院和最高法院相關判決確認。
2015年,該物業管理公司向武漢中院申請對債務人抵押的建筑面積為16324.03平方米的房產、無證房屋及項下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強制執行。經走訪多家政府部門,認真嚴謹調查評估,法院認定案涉標的物價值2.2億余元。多年來,涉案各方分歧較大、持續對立,漢陽區園林局、蓮花湖公園等多名案外人及被申請人多次提出執行異議,后雖異議均被法院駁回,但耗費了大量時間,案涉房地產均未能及時變現還債,價值波動較大。
2020年,武漢中院重新啟動案涉房屋評估及司法拍賣,但案涉標的物兩次流拍。隨后,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出以物抵債,法院審查后批準。
不料,法院的強制騰退行動遭遇多方阻撓,困難重重,案涉房地遲遲不能交付。
武漢中院執行局局長江寧(左三)引導租戶有序維權
據了解,早在1999年,案外人徐某因與某旅游公司聯合經營,獲得部分房產經營權,后合作經營失敗。為彌補虧損,徐某陸續將房產出租用于茶樓、餐飲等娛樂經營,涉及廖某等近百名租戶,但由于經營慘淡,商鋪關門閑置多年,成為多年來與漢陽濱江美景格格不入的一塊“癩瘡”。聽說法院要強制執行,租戶們情緒激動,紛紛要求補償損失。
武漢中院法警支隊隊長胡煒(中)向租戶釋法
執行法官充分尊重案外人的合法權益,在堅持強力推進強制騰退的同時,現場研判解決方案,引導租戶與新業主對接,公證參與現場清點租戶物品并登記造冊,方便租戶有序搬離,現場解決了強制騰退過程中的最后一個“攔路虎”,將房地順利交付給申請執行人,有效維護了群眾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執行干警、公證人員、租戶一起清點財物
“持續7年的糾紛,終于在虎年春節前和平解決,體現出武漢法院過硬的辦案水平和持之以恒攻堅克難的決心。”市人大代表陶加喜說。
武漢中院執行部門主要負責人表示,人民法院執行工作是依靠國家強制力確保法律全面正確實施的重要手段,個案更應實現司法規范化和高效率,有效彰顯國家司法權威;我們將進一步嚴厲打擊規避、抗拒執行行為,讓更多“紙上判決”化作“真金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