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崗位 不平凡的業績
周亞敏,鄂州市鄂城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每年審判績效均名列前茅,2016年、2017年、2018年均結案近300件。2005年3月她榮獲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全省優秀女法官、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07年7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國法院指導人民調解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08年4月、2015年8月兩次榮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等功;2018年3月榮獲“湖北省第二屆最美基層法官”榮譽稱號,榮立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一等功。
身為民一庭的庭長,最常見的案件類型應該是家事案件。一些家事案件極易演化為矛盾激化案件。不少法官認為家事案件耗時、繁瑣,常常對它退避三舍。周亞敏面對困難不退縮,積極辦理家事案件,努力提升審判技能。她將傳統本土的矛盾化解文化和現代司法的方法和技術相結合,解決人情和法理的平衡與融合。原告包某訴被告劉某離婚案件,立案材料顯示原告雙腿股骨頭壞死,現已殘疾,因生活無著,寄希望于離婚后能辦理低保。周亞敏與被告電話聯系,被告一聽是離婚,很不高興地說法官引發了她的心臟病,迅速掛斷電話。周亞敏思索良久,下班后給被告發了短信解釋原委,并用短信方式發送了部分證據。慶幸的是被告回話愿意第二天到法院面見法官反映情況。雖然很忙,周亞敏還是花了一上午時間聽被告述說前塵往事,控訴原告是“陳世美”,以及現在總是電話騷擾她和兒子的“變態行為”。周亞敏意識到原告急于辦理低保的迫切心情反而延緩了事情的進展,找到了癥結,周亞敏在勸慰被告不要為往事傷神的同時試探著提出如果原告不再為離婚、扶養等事打擾被告,被告是否能同意離婚。被告猶豫著勉強同意了。周亞敏向原告轉達被告的意思以后,原告手寫了一封書信,被告收到法院轉交的書信后立即同意調解離婚。調解現場,坐在輪椅上的原告表達歉意,被告恢復了心理平衡,一樁離婚案讓二人找回了內心的平靜。
注重調解是周亞敏一直秉承的優良傳統。面對案多人少的實際困難,周亞敏努力促使審判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相互作用、聯動運行。她擔任基層法庭庭長期間,不斷提高人民調解員的法律素質和調解水平,為轄區兩鎮一鄉調委會每年處理400多件糾紛,高達95%的成功率打下基礎。在周亞敏的積極指導和支持下,鄂城區法院轄區范圍內的人民調解工作猶如駛上了高速路一般得到快速的發展。
在多年的調解工作過程中,周亞敏摸索、借鑒、總結了一套調解技巧和方法。她注重以情感人,用事實說話,講明法理,分析利弊,促使當事人互諒互讓,解開怨結達成和解。繼承、分家析產案件,一家人之間彼此為錢吵鬧不休最讓人覺得鬧心,偏偏這樣的場景在周亞敏的庭審現場頻頻出現。見識得多了,辦法也多了,周亞敏會不厭其煩地逐個擊破,把一家人拉回調解室簽署調解協議。
“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明,方能得到群眾的信任與尊重。拒腐蝕,永不沾,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是黨員干部、人民法官永遠保持純潔性、公正性、廉潔性的必修課題。周亞敏視自己的法官形象如同生命,從事審判多年來,始終把清正廉潔作為行動的準則,始終做到不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始終用黨紀法規嚴格要求自己。多年來,她沒有因為紀律作風問題被當事人投訴過,也沒有因為廉政問題被查處過。
周亞敏憑著對人民的一腔熱情,對法律事業的無限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孜孜不倦地工作著。帶著一份愉快的心情干事業,在努力追求司法公正中獲取精神上的快樂,這是周亞敏生活中的一部分。“審判正未有窮期”,她將永不止步,迎接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