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法院巡回法庭開進村委會

近日,蘄春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在橫車鎮某村委會內公開開庭審理了一起媳婦致婆婆輕傷的故意傷害案件,并進行當庭宣判,為當地干部群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制教育課。
厭棄婆婆趕至牛欄
80歲的受害人童某育有三女一子,與兒子兒媳共同生活。幾年前,身體尚可的她在家里照看年幼的曾孫,兒子兒媳在外務工,婆媳還算相安無事。近幾年,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兒媳王某只能在家照顧童某,不能外出打工掙錢。漸漸地,她覺得婆婆變成了自己的累贅,經常無端對其進行責罵毆打,甚至將其驅趕至牛欄里,不給墊絮,不管吃喝。左鄰右舍偷偷接濟給老人的柴米油鹽也被王某丟棄,還遭辱罵。三個女兒輪流送吃的、用的,也要避開王某,雙方多次為此發生言語肢體沖突,當地派出所多次接警出警,村委會也出面進行調解,但收效甚微。
持械毆打致輕傷
2016年10月24日中午,從外面吃完宴席回家的王某,發現婆婆將尿液倒在廁所旁邊,一怒之下,操起廁所旁的糞瓢柄,朝弱小的婆婆一頓狠打,然后揚長而去。趕來的鄉鄰看到躺在地上撕心裂肺求救的婆婆,急忙撥打110和120,后被當地派出所民警送往鎮衛生院進行治療,花去醫療費近5萬元。經司法鑒定,童某損傷程度構成輕傷二級。
以案釋法倡導孝道
2016年11月,蘄春縣公安局決定對王某故意傷害案立案偵查,調解未果之下,2018年01月,公安機關以王某涉嫌故意傷害罪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法院受理該案后,張紅法官多次進村調查了解情況。通過走訪得知,案發后,王某的行為表現也有了較大改觀。受害人與被告人達成一致協議:被告人王某作深刻檢討,婆婆童某由其接回家里贍養,不得打罵,不得虐待,由村委會負責監管;住院醫療費由被告人王某和童某的三個女兒共同負擔,童某的三個女兒亦承擔部分贍養義務。
3月13日,此案在村委會進行公開開庭審理,檢察院陳萍作為公訴人出庭支持公訴,辯護人王禮軍出庭辯護。當得知法院將在村委會開庭后,不少村民前來旁聽。庭審過程中,面對法庭出示的證據,被告人表示無異議,對其毆打婆婆造成輕傷的行為,被告人當場表示認罪服法。考慮到被告人具有自首情節,認罪悔罪態度較好,且受害人也給予了諒解,法庭依法從輕判處王某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在場的旁聽群眾表示,“巡回審判切切實實讓我們感受到了法律的嚴肅與庭審的公正,希望法院多開展類似的活動,讓我們也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作為村干部,首次見到法庭開到了村委會,他認為這種接地氣的巡回審判方式,讓農村群眾見證了不贍養老人的法律后果,對他們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案后回訪彰顯關懷
當庭宣判后,張紅法官心里仍然牽掛著年邁的老人,她再次進行了回訪。從鄰居口中得知,現在的王某有了很大改變,不僅心生悔意,而且堅持照料著老人的生活起居。看到老人被褥干凈整潔,房間舒適溫暖,法官心里欣慰不已。躺在床上的老人,見到法院干警,感激地說道:“謝謝法院,現在兒媳待我很好,天天將飯食端至床前,還為我擦洗身體,謝謝你們對我這個老婆子的關心……”看到老人干癟瘦小的雙手,張紅法官俯下身子,一邊為其按摩雙手,一邊溫柔地囑咐著:“您老要好好養身體,我會常常來看您,現在天熱了,有空讓您兒媳婦帶您出去曬曬太陽……”從老人房里出來以后,張紅法官又耐心地做被告人及其丈夫的思想工作,他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承諾一定盡心盡力侍奉母親,讓其安享晚年,守好子女應盡的本分。
“百善孝為先”,尊老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兒女,要讓每一位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這是每個人應盡的法律義務,是責任,更是天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