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文明家風 共建幸福家庭
為傳承弘揚文明家風,共同締造幸福生活,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法院干警為造福社會而快樂工作、幸福生活,8月19日下午,省法院舉辦2022年度“法官大講堂”第三講,邀請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全國婦聯·家庭幸福成長計劃講師、家庭教育全國公益巡講發起人、今日女報/鳳網家庭教育專欄作家、教育心理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王建平進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
省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二級高級法官劉建新主持講座。
王建平以“弘揚文明家風,共建幸福家庭”為題,圍繞家庭教育的意義、家風家教對工作生活的影響、家庭教育的科學方式等方面,融合教育學、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的專業知識,引導法院干警提高家庭教育理念,促進教育方式優化。針對中國家庭教育的總體現狀,她通過生動的案例、精彩的故事、科學的理論詮釋了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她熱情洋溢地與現場干警互動,回答了許多困擾家長的子女教育問題。
王建平博士總結了中國家庭教育的總體現狀:
急功近利心態:
從如今的等級觀念根深蒂固,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其它無所謂;盲目攀比造成心理失落,失落導致恨鐵不成鋼,家長的心態變了,孩子的自信也失去了。
重養輕教,重物質輕精神:
不少父母僅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忽略孩子內心世界,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品德問題。溺愛造成孩子個性缺陷。剝奪了孩子對人生的正常體驗,孩子失去了生存能力;而家長對孩子學習上過高的期望又造成他們過重的精神壓力。
把孩子當作私有財產:
中國家長愛孩子,更愛面子,家長喜歡拿孩子作為自己炫耀的資本,滿足虛榮心,給自己掙面子。他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有權利支配孩子的行為,當孩子違背他們意愿時,他們會使用家庭暴力,許多家長仍然堅信“不打不成材”的“教育理念”。
缺乏學習和家庭教育的氛圍:
家長的教育觀念、方法過于陳舊,只會用簡單的方式對待孩子,造成家庭氣氛緊張,親情疏離。
王建平博士認為,父母要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幸福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礎。
在認真聽取了青年干警的發言后,王建平博士提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無論時代發生什么變化,無論生活格局發生什么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
劉建新專委在總結時指出,父母不僅是一種稱謂,更是一種專業、一種職業、一種事業。作為家庭中的父親或母親,法院干警身上的責任非常重大,既是國之棟梁、工作的主力,也是家庭中的脊梁、孩子的依靠,需要專業知識、社會責任和價值追求的支撐,更需要用愛經營家庭,用心對待工作,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到實處,弘揚文明家風,共建幸福家庭。
省法院在漢領導、廳級干部,各內設機構負責人及干警代表在主會場參加學習及座談交流,全省各中基層法院領導和干警在分會場聽取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