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構建“法院+”聯絡機制 護航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昨日從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了解到,2023年該院審結各類涉企案件4747件,涉企案件經濟影響在線評估率達100%。
孝感法院始終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作為使命擔當,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堅持能動履職,聚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建立簡案快辦機制,推動訴訟全流程提速,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逐年縮短。
該院還建立被執行人懲戒預警和信用修復機制,為474家企業解除失信“緊箍咒”,及時恢復企業市場信譽。持續加大對拖欠民營企業特別是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案件的執行力度,發放執行案款13.1億元,最大限度兌現企業勝訴權益。
兩級法院均設立破產審判合議庭,保證破產案件專業化審判,注重庭外兼并重組與庭內破產程序相互銜接。建立預重整機制,通過簡化程序對不可存續的中小企業進行簡易清算、對可存續的中小企業進行高效重整。
建立破產案件管理人分級管理機制,允許破產企業相關權利人推薦破產管理人,并由法院指定。持續推動府院聯動機制實質化運行,各縣市區法院均設立破產案件援助資金。建立破產財產快速查詢、凍結、解封機制。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入推進民營經濟領域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深化“法院+工商聯”“法院+工會”“法院+金融”“法院+商會”等“法院+”協作機制,促進涉企糾紛源頭治理和非訴化解。
建立法官聯系企業工作機制,大力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300余場,助力企業合規建設。
孝感市中院聯合市工商聯共同制定發布了《關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與工商聯溝通聯系機制的實施辦法》,建立完善聯席會議、日常聯絡協作、投訴訴求轉送、訴調對接、聯合普法宣傳培訓等11項溝通聯系機制,架起了一座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連心橋”。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孝感法院將持續護航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在構建“法院+”協同共聯機制、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作出更多有益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