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法治成為最好的營商環境
——“政、學、企” 大咖云集第三期“仙桃法學家論壇”暢談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9月26日上午,第三期“仙桃法學家論壇”在湖北仙桃召開。長江學者、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湖北仙桃籍著名法學家秦前紅受邀出席會議并作主旨講座。湖北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肖笛主持會議。
“全面實施憲法才能提供最好的營商環境。要切實通過案件審理執行維護好憲法確立的基本經濟制度,為各類市場主體經營發展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鼻厍凹t教授以“憲法的充分實施是營商環境的最重要法治保障”為主題,從近代憲法與市場經濟的雙向關系、現行憲法為營商環境提供了最根本的法治保障、當下營商環境的憲法審視、優化營商環境之根本等方面,深入淺出地闡釋了良好的憲法環境、法治環境對經濟蓬勃發展的基礎性、支撐性作用。他指出,要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準確處理刑事犯罪與經濟糾紛,最大限度保護合法交易,促進誠信政府、法治政府建設。
肖笛副院長表示,秦前紅教授的授課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既具有學理深度,又堅持實踐導向,對審判實務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啟迪性。
肖笛副院長強調,法治是培育營商環境的重要土壤,也是營商環境的核心要素。憲法作為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工程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為營商環境建設奠定了底層邏輯,成為了營商環境建設的基礎框架。憲法為中國經濟形態奠定了市場化基調,為營商環境建設開創了市場空間,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等提供了法律基礎,為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了生產要素,為整體營商環境建設提供了生態,明確了對私權利的保護,為營商環境建設固化了權利形態。市場主體對這種生態的評價、感受與需求,激勵我們不斷做好做優服務,從而為營商環境建設強化了服務對象。
肖笛副院長指出,營商環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人人都為營商環境做貢獻,人人都是營商環境試金石。營商環境建設需要同題共答。建議學界從法律層面推演營商環境建設的固化形態;黨委政府進一步細化工作清單,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完善府院聯動,促進黨委政府、人民法院等在營商環境建設中加強協作,同向發力。營商環境需要同頻共振。營商環境建設是系統工程,需要黨委政府、人民法院、市場主體圍繞公平公正可預期環境的營造,切實在同一個頻道上扛起責任擔當,履行工作職責。建議黨委政府積極促進法治政府、誠信政府建設,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公正與效率”這一主題,依法平等保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市場主體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營商環境需要同甘共苦。面對新形勢新挑戰,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夯實法治化營商環境基礎,齊心營造可預期、可期待的營商環境。
“民法典的實施對改善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黨委政府和市場主體應當形成遇事找民法典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span>
“一部民營經濟的發展史,就是一部法治的進步史。良好的法治環境是企業發展的‘定心丸’,希望落實好各項政策法規,依法保護平等競爭、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span>
長江學者、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張紅,全國工商聯執委、湖北九州通醫藥集團公司董事長劉長云應邀出席會議并點評。
“秦前紅教授的授課充分強調了基層基礎,精準突出了重心重點,切實聚焦了主責主業。”
“人民法院要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促進社會誠信建設、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法治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民營企業及民營企業家也要做誠信守法的表率?!?/span>
交流討論環節,省人大代表、湖北楚苑農家小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新云,省人大代表、湖北新鑫無紡布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元靜,沔商總會監事長、湖北順和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華忠,仙桃市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光前,潛江市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梁成剛等“政、學、企”界代表紛紛發言。代表們充分肯定了湖北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舉措和成效,并對建設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送法進企活動、多元高效化解涉企糾紛等工作,積極建言獻策。
會上,漢江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閆小龍匯報漢江兩級法院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仙桃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少云出席會議并致辭。湖北省發改委法規處(營商辦)處長胡興,仙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法學會會長劉敦鋒,政協副主席代兆敏出席會議。
省法院及漢江兩級法院分管營商環境領導及營商環境專班干警代表,仙桃市各鎮、街道、場、區主要負責人,市直一級單位分管領導,沔商總會和企業家代表等近90人參加學習。
據介紹,湖北省仙桃市法學底蘊深厚,法星閃爍,“法學家之鄉”的美譽由來已久,涌現了王利明、張明楷、秦前紅、高圣平等一批著名法學專家和法律實務人才,形成法學界、法律界的“仙桃現象”,為我國法學理論發展、法治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次“仙桃法學家論壇”由湖北省法官協會、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仙桃市人民政府、仙桃法學研究會、仙桃市人民法院聯合主辦,旨在通過搭建在全省有地位、全國有影響的法學理論與實務交流平臺,助力建設高素質法治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