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松法官:小案守初心
發布時間:2025-02-10 訪問次數:3055
為生動展現新時代人民法院干警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生動實踐和精神風貌,自2024年2月28日起,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聞局、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聯合推出“人民法院凡人小事”欄目,聚焦一線法官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的工作生活日常,見微知著。
日前,人民法院報對“人民法院凡人小事”欄目進行了回顧盤點,梳理出十個具有代表性的平凡英雄和凡人善舉,以圖文和視頻的形式,全方位展現這些“平凡中的偉大”。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杜堅松的事跡被選入其中。
杜堅松系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2020年3月,他被確診為直腸癌晚期,手術后半年時間內接受了 9 次化療。2021 年上半年,杜堅松的身體狀況趨于穩定后便立即回到工作崗位。2024年3月25日,人民法院報刊發文章《堅守審判一線的“抗癌法官”》,講述了在一起需要啟動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中,杜堅松不厭其煩地向企業方闡明大義,向工傷職工講法釋理,終于促使雙方達成調解協議,由企業一次性向工傷職工給予10萬元假肢更換補償費。這起長達4年的糾紛終于得以妥善化解,詮釋了人民法官忘我工作的精神和人民法官為人民的職業本色。
個人感悟:再審程序關系群眾對司法公正最后的期盼,法官只有綜合考量裁判的尺度、司法的溫度,以最大的努力選擇情理法的“最優解”,才能實現實質的公平正義,將矛盾糾紛徹底化解在民事訴訟程序中。本案從標的上是“小案”,但里面承載著截肢職工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承載著企業在盡到工傷保險購買義務后對法院依法裁判的期待。作為一名三十年的民事法官,我辦理的大多是標的額較小、法律關系簡單的小案,但小案事不小,只有守住初心不怕難,努力辦好每一個小案,才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溫度。
編輯: 柯學文 曹波
文章出處: 人民法院報、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