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 | 審執“金點子”變護企“金鑰匙”
2023年01月29日 《人民法院報》第04版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作為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的生力軍,中小微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2022年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人民法院以“法潤江岸”黨建品牌為牽引,從審判執行工作中向內挖潛,找到一個個“金點子”,轉化為一把把“金鑰匙”,護航中小微企業奮楫揚帆、破浪前行。
一份倡議書——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法治“定心丸”
“感謝法官,讓生意又重新紅火了起來!”
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江岸區法院涉企速裁團隊法官多管齊下,不僅促成雙方握手言和,受疫情影響面臨破產的涉訴中小微企業還享受到更加寬松的還貸政策,企業得以“喘息”,走上疫后重振的“快車道”。
而《優化金融法治化營商環境 助力中小微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倡議書》正是推動這起案件高質效化解的“金鑰匙”。
2020年以來,江岸區法院在審理涉中小微企業金融案件中發現,受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資金周轉困難,還貸壓力較重。為了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該院總結化解這起案件的司法經驗,主動聯絡湖北省金融主管部門,聯合發布倡議書,簽訂《金融糾紛訴調對接合作備忘錄》,倡導銀行基于疫情等因素影響,給予中小微企業更加靈活的金融政策,對暫時陷入還款困境的中小微企業采取暫緩起訴、調解和解等方式靈活維權,謹慎申請對廠房、設備、基本賬戶采取保全措施,更加主動運用法院調解平臺參與金融糾紛多元化解。
此后,作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湖北省在此基礎上推出小額貸款紓困系列舉措,建立快速協調機制,1500多個受疫情影響的市場主體由此獲益,挺過去,活下來,重煥生機。
一本白皮書——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法治“晴雨表”
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既要巧借“外力”,更要苦練“內功”。而一本《涉企案件審判情況白皮書》,或許就是全景式了解法院“內功”最直觀的載體與窗口。
2022年6月,江岸區法院發布武漢市首份《涉企案件審判情況白皮書》,運用審判大數據,結合翔實的具體案例,梳理商事交易、用工管理、知識產權保護等企業合規經營九大風險點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
“太有用了,每一條都是干貨”“法院總結的九大風險點非常接地氣,我們之后還要仔細學習研究”。在《白皮書》發布會現場,與會中小微企業對這一舉措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加強合規管理的意見建議條條戳中了心窩。
一本《白皮書》,不僅凝結著法官大量的審判執行工作經驗和心血,更集中承載著法院安商暖商的作為和擔當。
建立涉中小微企業糾紛訴前調解定向聯絡機制,實現金融借款、保證合同等“高頻”糾紛集中聯絡、統一調解;
落實訴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準予緩、減訴訟費,提供涉中小微企業案件訴訟引導服務;
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司法評估費用支付保險機制,幫助中小微企業以最低維權成本最快兌現勝訴權益。
……
近年來,江岸區法院不斷創新涉中小微企業案件審判執行工作模式,為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撐起“法治藍天”。
一項新制度——激發中小微企業活力的法治“定盤星”
“沒想到法官不僅會斷案,還手繪園區圖、開展網上調解,這么多年租金終于拿到手了!”近日,一起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成功化解后,作為被告的某中小微企業負責人親自來到江岸區法院,將一面印有“優化營商 執法為民”的錦旗送到承辦法官手中。
簡短精練的語言,不僅道出了企業感佩法官用心用情服務的心聲,更是法官落實《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十條舉措》、傳遞司法關懷的一個縮影。
2022年2月,江岸區法院出臺《精準服務中小微企業十條舉措》,從完善訴訟服務、加強案件審理等五個方面制定十條措施,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司法服務。
此后,該院立即行動,“金點子”頻出,他們組建涉中小微企業糾紛訴前調解團隊,分設調解小組,吸納有專業背景的特邀調解組織52家、特邀調解員243名;他們單設涉企案件審判團隊,負責審理雙方為企業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委托合同糾紛,優化涉中小微企業簡案快審流程;他們提煉涉中小微企業“高頻”糾紛裁判規則,總結法律風險,制作服務手冊,發放《企業營商風險提示》手冊800余份。
為了深化涉中小微企業糾紛訴源治理,他們以落實《十條舉措》為出發點,搶抓江岸區社會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建設機遇,在矛調中心專設涉企糾紛調解工作室,安排多家調解組織輪駐工作室處理涉中小微企業糾紛,與省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區工會等簽訂合作備忘錄,充分發揮行業調解作用,2022年6月以來成功調解涉中小微企業糾紛110余起,助力中小微企業“輕裝上陣”。
“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未來,江岸區法院也將始終牢記職責使命,立足司法審判職能,挖掘“金點子”、打造“金鑰匙”,凝聚起護航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司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