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川法院打造訴源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孝感市漢川法院認真落實“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的工作要求,堅持系統思維和強基導向,不斷深化“分調裁審”改革,打造訴源治理新模式,推進案件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全面構建無縫隙對接、一站式解紛的工作機制。
多層次分流。制定《關于民商事案件“分調裁審”機制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采取多層次分流機制,即訴非分流、調裁分流、繁簡分流“三大分流”機制。在訴訟服務中心組建立案中心、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和調解速裁團隊,分別負責案件分流、訴前調解和簡單案件速裁快審。設程序分流員,專職案件分流工作,制定案件繁簡分流標準,對起訴來院案件,由程序分流員根據案件性質、標的額大小、難易程度等進行分流,當事人同意訴前調解的,分流到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調解;符合速裁的,立案時標注簡案,分流到調解速裁團隊;不符合速裁或適用普通程序等案件當即分流到其他審判團隊審理,做到科學分流、迅速流轉。
多維度快審。堅持系統思維,多維度推進速裁快審機制建設。該院建立“1+6+N”速裁體系,即組建調解速裁團隊+6個基層法庭+刑事、行政、執行速裁團隊,審理簡單案件,做到快速處理。成立專業審判團隊,設家事審判團隊、破產審判團隊、涉企審判團隊、環境資源審判團隊、調解速裁團隊,實現類案審理專業化、高效化。建立速裁快審機制,制定《速裁工作實施細則》,明確速裁團隊和基層人民法庭對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案件實行速裁快審,簡化立案、簡化送達、簡化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簡化法律文書制作。推行要素式審判改革,以要素式、令狀式裁判文書替代傳統裁判文書,創新表格式裁判文書。輔助工作集約化,推動送達、司法鑒定、訴訟保全、卷宗掃描裝訂等輔助性工作集約化管理,使事務性工作從法官審判工作中分離,讓法官專心于審判。在訴訟服務中心建立“收轉發e中心”,積極運用電子送達平臺開展集約送達,大幅縮短了辦案周期,提高了辦案效率。
多元化解紛。該院依托訴訟服務中心,結合本地區糾紛類型和特點,積極搭建富有特色、覆蓋面廣的解紛平臺和調解網絡,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解紛需求。積極推行“法院+”模式,與工會、工商聯、婦聯、律協等21個組織搭建調解平臺,在法院建立涉訴糾紛調解室、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家事糾紛調解室、商事糾紛調解室、律師調解工作室等,由矛盾多元化解中心負責訴調對接工作,積極開展訴前委派和訴中委托調解,充分發揮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律師調解、行業調解、專業調解、商會調解的合力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解紛資源,多元化解糾紛。推行“線上+線下”雙軌運行模式,依托人民法院調解平臺,積極邀請調解組織和特邀調解員入駐調解平臺,給群眾提供豐富的網上解紛資源。開展調解平臺“三進”活動,推進平臺進社區、進網格、進鄉村。在訴訟服務中心打造專業化音視頻調解室,實現糾紛在線調解、網上解紛,為當事人提供線上、線下一站式解紛服務。
今年以來,該院訴前委派和訴中委托調解各類案件1100余件,審理案件簡易程序和小額程序適用率達80%,辦案周期比去年同期大幅縮短,辦案質效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