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新·終于見到你|省法院機關青年讀書學習小組見面會側記(上篇)
有人說
人的一生
是由無數個瞬間構成的
有些瞬間雖然短暫
帶來的影響卻可以持續很久
喜歡是一瞬間的事
思念卻可以持續很久
離別是一瞬間的事
悵然卻可以持續很久
閱讀也是如此
愛上閱讀
可能就在“一瞬間”
但閱讀給予我們的力量
卻是永恒的
這幾日,湖北法院青年讀書學習小組正在組織一場場新的見面會,這是繼2021年省法院成立11個青年學習小組研讀習近平法治思想后,又一次對小組成員的擴充,對讀書活動的再發動,作為建設“書香法院”的一個重要載體,組織讀書見面會,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同志坐在一起,以書為媒,以書化友,持續播下全民閱讀的種子,去收獲知識、收獲友誼,收獲一個個閱讀的瞬間,激活閱讀的力量。
第六讀書學習小組
見面時間:2024年3月14日
見面地點:省法院綜合樓十樓第四會議室
指導領導:肖笛
組織(召集人):王學偉
也許是求知若渴的懵懂青春;也許是篤行精進的挑燈夜讀。當你沉浸其中感受閱讀帶來的能量,你能聽到雨打芭蕉、花鳥蟬鳴;你能看到蒼山萬物與大地同輝。
3月14日下午,第六讀書小組率先組織了小組成員見面活動。見面會上,第六組指導領導,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肖笛從生活、家庭、個人成長等角度闡述了讀書的重要性、必要性,對如何培養讀書習慣提出了中肯的建議和期望。他鼓勵大家要將讀書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不斷在知識的海洋中探索、學習,以書籍為伴,與經典對話,在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上不斷取得新的進步和突破。
或許在某個瞬間,你的心靜了下來。書中自有一方天地,在深度閱讀中,我們會沉下心來,把生活的一地雞毛都拋諸腦后,“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審監二庭書記員耿麗淇
或許在某個瞬間,你遇到了“另一個自己”。悲歡離合、苦辣酸甜,當我們在書里找到一個人,和某一時刻的自己擁有相似的境遇、相似的心情,便會產生情緒共鳴、心靈觸動,便覺豁然開朗、不再孤獨。——司法行政裝備管理處副處長、第六讀書小組組長王學偉
第十二讀書學習小組
見面時間:2024年3月15日
見面地點:省法院機關圖書館
指導領導:李小菊
組織(召集人):余樂
3月15日,第十二組在院機關圖書館舉行見面活動,李小菊二級巡視員首先拋出了一個問題,大家討論熱烈……
讀書就像是情侶吵架。情侶間常常吵架,但次數多了,雙方感情便淡了。讀書也如此,每一次讀書,心性都會受到一次鞭笞,次數多了,靈魂也會變得通透。
讀的書越多,在科學和思辨中浸淫的時間越長,對世界和自身的理解便越深刻。也許正是那些被你讀過,又忘記了的書,正悄悄幫你認識這個世界,悄悄幫你抹去臉上的膚淺與無知。大家用切身的經歷回答著這個問題。
李小菊寄語大家,要在讀書中有共情、有觸動、有收獲,閱讀不是一件可以即時反饋的事情,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它只是在我們的靈魂深處埋下一顆種子,靜靜等待著在未來某一刻破土而出、開花結果,所謂“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不外如是。正如蘇洵所說:早歲讀書無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你曾讀過的每本書,都絕非無用,它會穿過你的骨血,融入你的骨髓,陶染你的氣質,改變你的容顏,浸染你的品質,提升你的修養,豐富你的德行。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每一本都算數。
第一讀書學習小組
見面時間:2024年3月19日
見面地點:省法院綜合樓10樓第四會議室
指導領導:覃文萍
組織(召集人):韓文聰
3月19日下午,第一組組織見面活動,人事處副處長、組長韓文聰和大家一起,既逐一做自我介紹,又共同商議今后組織讀書活動方式方法。
民一庭法官助理梁琦果:我比較喜歡讀文學類書籍,人物傳記類的我也喜歡......
行政庭書記員肖力鷗:很高興認識大家,希望通過參加這個讀書小組認識更多朋友,發現更多的寶藏書籍。
要突出特色融合,學習內容有“精度”、要積極宣傳引導,常學常新有“熱度”,要“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紛紛表示,以書為媒,認識了新的小伙伴,非常期待今后活動的開展。
韓文聰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在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知識有太多比深閱讀更加方便快捷的途徑,讀書反而成為一種“奢侈”和“浪費”。可能我們讀10本書解決不了生活中的困惑,讀100本書做不到“腹有詩書氣自華”,讀1000本書也無法成為筆下生花的作家。然而在讀書的時候,我們打開了歷史的縱深,跨越了空間的阻隔,感受到人的渺小,又感慨于人的偉大。在這樣的洗禮和淬煉中,我們構筑起自己的精神家園,無論物質世界如何風云變幻,我們心中都有一根定海神針,對人對事始終能夠保持開放從容。書讀多了,就一定會有收獲。
第七學習小組
見面時間:2024年3月22日
見面地點:省法院綜合樓沙湖法苑
指導領導:陳旗
組織(召集人):張之婧
春風十里,不如讀書的你。
3月22日,一個春日的午后,省法院第七讀書小組在沙湖法苑舉辦了組內成員第一次見面會,陳旗副院長在現場與大家進行互動交流。
一本好書、一杯咖啡、一群有趣的人、一段美好的回憶。
第七讀書小組的小伙伴們圍坐一圈,大家一邊品嘗沙湖法苑制作的美味咖啡,一邊依次進行自我介紹,陳旗副院長還分享了自己的讀書小故事,與大家交流了如何通過讀書、通過學習使自己成為一名更加優秀的人。
朱熹有云,“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文字留白處的掩卷長思、聲畫落幕后的意味深長,都在一次次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中充盈著讀者的精神家園。而以此為基礎,閱讀行為本身的另一種魅力也更加凸顯:以思考的力量在信息浪潮中保持專注與篤定,在筆墨世界中涵養情懷與氣質。這種魅力,正是走馬觀花的快餐式閱讀、蜂擁而至的流量化內容所不能給予讀者的獨特饋贈。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大家加深了相互之間的了解,現場時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大家紛紛表示第一次見面會時間雖短暫,但是收獲了心靈和味蕾的雙重愉悅,對下一場讀書會充滿了期待。
成立讀書小組的意義是什么?快樂的閱讀是什么?1000個人心中有1000種答案。可當它與“書香法院”結合在一起,便成為省法院又一件分外有分量的事兒。
一本好書承載并傳遞的不僅是知識,還有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和文化自信。正所謂“文以載道”。《離騷》中“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家國情懷、《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寶貴人格、馬列主義書籍中對真理的價值追求……都蘊藏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碼,具有恒久璀璨的魅力。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各小組的讀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精彩還將繼續,我們一同期待!
機關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