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生意又紅火了
“劉法官,感謝您還記掛著我們,公司最近在準備第5家分店開業的事情,忙得還沒來得及告訴您咧!”電話那頭的聲音里透露著驚喜。
國慶佳節,商旅繁忙。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人民法院法官劉宇強正在對一件行政爭議當事人進行回訪。
接電話的是餐飲公司老板孫先生,他高興地告訴法官,節前訂座電話很多,生意紅火,公司準備開第5家分店了。
“您說的那件事啊,沒有再出現了,我們也對公司經營架構做了對應的調整,現在都挺好了。”
說起“那件事”,時間要回撥到今年4月。孫先生開辦的餐飲公司在江漢區小有名氣,頗受消費者好評。一年前,因為節假日加班工資爭議,兩名員工將公司投訴到江漢區人力資源局。江漢區人力資源局經過初步調查,認定公司存在欠薪行為,責令其支付員工工資并對欠薪行為作出了行政處罰決定,依法向江漢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在翻閱案卷材料過程中,法官發現,該公司每次都由店長當面簽收文書材料,“直觀感覺該公司屬于積極配合的態度,化解矛盾的可能性很高”。
“為什么這么配合卻沒有履行呢?”帶著這個疑問,法官撥通了該公司電話,可案卷中記載的手機號碼卻一直無人接聽或者被掛斷。
無奈之下,法官打開了點評軟件,搜索到了這家門店的訂座電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了過去。
“您好,這邊是需要訂座嗎?”
“我這邊是江漢區法院,訂座倒不用,能否請您來法院談一談?”
接電話的正是老板孫先生。一聽是法院打來的電話,他便訴起了苦。原來,兩名員工離職后,公司和員工因工資支付標準還有爭議,工作交接問題也沒完全溝通清楚,前段時間他人在國外,無法及時跟進,公司被罰款也覺得有點“委屈”。
原委弄清楚了,調解的突破口也有了。
同一時間,江漢區政府剛剛印發了《關于協同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按照《意見》要求,江漢區法院立即將案件移送江漢區行政爭議化解中心進行調解,化解中心同時通知江漢區人力資源局參加調解。
解鈴還須系鈴人。江漢區法院行政案件辦案團隊來到江漢區人力資源局溝通了解細節。
案子不大,但江漢區商貿集聚,餐飲業紅火,這樣的爭議肯定還有。經與法院溝通,人力資源局當即決定由局長出面配合化解中心的調解工作。
“收到行政處罰決定后,公司沒有申請行政復議也沒有提起訴訟,現在已經是處罰的審查執行程序了”。調解過程中,法官和人力資源局告訴孫先生,公司用工確有不規范的地方,勸說公司從維護自身商譽和建立良好勞資關系的角度出發,主動履行。
“今天又是法官又是局長給我解釋做工作,道理清楚了很多,公司是有不妥的地方,工資和罰款我都給!”
最終,在化解中心的見證下,孫先生將款項轉入了人力資源局的專用賬戶,人力資源局隨即撤回執行申請,案件在訴前得到圓滿解決。同時,針對案件中公司用工方面存在的不足,法官出具了一份企業用工法律提示,給出具體建議。
電話中,孫先生告訴法官:“您那個提示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按照建議進行了改進,現在也能放心拓展生意了!”
“有用就好,以后公司有法律問題上的困擾,歡迎隨時來電。”
放下電話,法官在系統上的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界面寫下“企業后續經營狀況良好,無負面影響”的字樣,隨即又撥通了另一案企業負責人的電話……
機制運行以來,江漢區法院已經成功調解了7件行政非訴強制執行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