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里真真切切感受到老百姓對我熾熱的信任”
遠安縣人民法院洋坪人民法庭庭長 鄭小清
“法律有尺度,法官也要有溫度,只有把老百姓當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把法和理講深講透,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
遠安縣人民法院洋坪人民法庭庭長鄭小清第一次見到小娥和她那不尋常的兒子,就深深感受到了這位母親身上背負的苦難。“小娥的身材非常瘦小,微微駝背,長年過度勞累落下的病根,讓她臉部看起來略顯浮腫。她立完案帶著一瘸一拐的孩子離開的背影,是那么孤寂,卻又那么寧靜、堅定。”鄭小清在工作日志里這樣寫道。
2015年,一場高燒帶走了孩子的健康,也帶給了小娥一個破碎的家庭。3歲的孩子因未得到及時的治療,不幸患上腦癱。兩年后,夫妻感情也隨之破裂,媽媽舍不得孩子,夫妻約定共同承擔孩子的醫療費用。
“我一個人帶孩子打工,壓力真的好大,家里都是種地的,沒什么本事,一想到孩子跟著我,即使成年了也沒辦法獨自生活,一輩子都沒個依靠,我的心在滴血。孩子的爸爸從來不給撫養費、看病的錢,我能怎么辦呢?我只能來找您了呀!我懇請您一定要幫幫我!”
說到難處,小娥幾度哽咽,鄭小清方知當事人小娥獨自一人撫養患有腦癱孩子的同時,還需要打工承擔孩子高額的醫療費、康復費等費用。
“我也是一名3歲孩子的媽媽,明白撫養孩子的艱辛,更何況你是撫養著腦癱患兒。請相信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幫你!”鄭小清安慰著小娥。
案子標的額雖然不大,但涉及小娥和孩子的生存質量,更涉及一位母親對司法的信任。考慮到小娥舉證能力有限,鄭小清立馬到宜昌市夷陵區婦幼保健院作調查,確定其獨自承擔了孩子患病期間的所有醫療費、康復費。
鄭小清又積極對接村調解組織,與鎮村調解員共同多方面聯系孩子的父親小勇,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我周末有空都會帶孩子,給他吃讓他住,還給他買衣服,我怎么不能算盡了撫養義務了?我的能力有限,支付不了孩子的撫養費!”小勇堅定地拒絕。
調解不成,但證據充分,為了保障小娥母子的權益,鄭小清迅速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了公開審理,判處被告小勇承擔孩子一半的生活費、醫療費,且因孩子患有腦癱,不能獨立行走,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故不予確定撫養期限。
雖然案子已經審理終結,但小勇卻一直推諉,遲遲不支付費用,小娥無奈又找到鄭小清,這起撫養費糾紛案件進入執行階段。
“孩子身受疾苦,作為孩子的父親和母親,本應同心協力、守望相助,共同承擔撫育之責。”鄭小清對小勇反復做思想工作,一面進行柔和勸說,讓小娥把孩子的照片、視頻發給小勇,期待能觸動其內心,另一面又采用雷霆手段,采取限制高消費以及列入失信黑名單等措施,告知其將無法乘坐飛機、動車等交通工具,對其形成威懾。最終,小勇支付了孩子的撫養費、醫療費、康復費等。
至此,鄭小清的辛苦終于換來了小娥母子一條明朗的出路。“當我從小娥家離開的時候,天真爛漫的孩子依依不舍地拉著我的左手,小娥她緊緊握著我的右手,滿眼淚光沒說一句話,我心里真真切切感受到老百姓對我熾熱的信任。”鄭小清的日志上為該案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