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法院的戰“疫”青年
△節選自《中國審判》2020年05月 第09期
101年前,在民族危難之際,五四運動爆發,先進青年成為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的先鋒和重要參與者。
101年后,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在這場激烈的戰“疫”中, 青年再一次挺身而出。
實踐驗證,危急時刻,中國青年能用尚未經歷多少風雨磨礪的肩膀,托起人民的生死;走過困境,我們發現,百余年后,即便所處的時代早已今非昔比,但中國青年刻入骨血中的家國情懷,一如往昔。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青年,稱贊他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真情奉獻,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擔當精神。
魯迅先生曾這樣評價青年:“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span>
這次疫情,對于中國青年而言,不僅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考”,也是一段飽含人間大愛的集體記憶、一場升華家國情懷的互動儀式。
他們之中,有“逆行”的醫護人員,有在最前線防控疫情的工作人員,有自發保衛家園的志愿者,有孤單奔跑在“封城”后空曠馬路上的送貨員……
在人民法院,也有著這樣一支強大的青年力量。自疫情爆發以來,他們一直默默無聞地付出著,以所能想到的各種方式,為戰“疫”貢獻著自己的所有智慧和力量。
“既然病毒沒來打垮我,那我還要去前線”
去年此時,正值“五四”百年。面對國外發起的貿易戰,武漢海事法院干警孫代君內心激憤,曾寫下這樣的詩句:“我輩縱橫增國云,誰將熱血沒流年。”
今年1月23日,因疫情防控需要,武漢地鐵、公交停運。滿腔熱血的孫代君在聽說有些醫護人員只能步行上班后,迅速和幾個家中有車的小伙伴組建了一個微信聊天群,群名為“義務接送醫護人員群”。
“我們群友不僅會義務接送醫護人員,還經常運送醫用物資。”孫代君說,利用這個微信群,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甚至包括網上問診。不過,不論是以哪一種方式,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與子同袍,共同戰“疫”。
直到現在,這個群還有460多人。里面有孫代君的大學同學、醫院朋友、鄰居,甚至還有一個他沒有牽手成功的相親對象。
“那時,‘災難’當前,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孫代君說。
近期,單位讓孫代君整理一下微信群里的接送數據。他一條一條地數了好久,數著數著就忍不住流淚。統計結果出來,微信群友們共完成接送1382次。
因為懂得這個數字背后的艱辛,對于群里的聊天記錄,孫代君一條都沒有舍得刪掉?!八鼈冇涗浿覀儚幕艁y走向堅定的過程。”他說,“那些日子在我眼前還如此清晰。這中間,大家也遇到過挫折,想到過放棄。有人一直都沒敢跟家里通氣,有人為了保護家人就在車里睡覺,有人甚至不幸被感染。慶幸的是,我們最終挺過來了?!?/span>
過程中,許多珍貴的畫面沒能被定格下來,這讓孫代君感到有些遺憾。唯一留下的與被護送醫護人員的兩張合影,還是應記者所托拍攝的。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合影兩天后,消息傳來,與他合影的護士確診了。
孫代君也因此被認定為密切接觸者,開始居家隔離觀察。
“隔離在家的那些日子,被感染的陰影籠罩了我。我并不后悔,但真的很怕。我媽媽也非常擔心我。我們在家里坐立不安,很多時候卻都只能沉默。”孫代君回憶說。
期間,一個電話打破了這種壓抑。一家雜志社的編輯打電話告訴孫代君,他之前所作的詩歌《等待》被刊登了。而且,大家都非常喜歡詩中的那句:“我想醒來,民安國泰?!?/span>
孫代君突然意識到,文字也有力量,自己應當站起來繼續與疫情抗爭。于是,他又開始寫詩歌、寫新聞報道、寫紀實小說。
所幸的是,在隔離結束后,孫代君確認安全無恙?!凹热徊《緵]來打垮我,那我還要去前線。”隨后,孫代君響應武漢海事法院關于黨員“下沉”的號召,開始參與社區工作。
“災難由不得我們選擇,道路卻由我們開辟”
因為家里有孕婦,湖北高院干警肖陽在武漢“封城”前就和家人一起回了老家。春節期間,武漢疫情發展迅速。2月8日,他從老家社區戰“疫”的崗位上返回武漢,加入了武漢市首義路法苑小區防疫工作專班。
2月16日,肖陽幫小區里一位老人到醫院拿藥。那一次,就只是在一樓大廳等藥的20分鐘,他親眼目睹了新冠肺炎患者被從身邊推過?!爱敃r是真的害怕?!毙り栒f,后來,不知不覺中也就沒那么害怕了。只要做好防護,再去醫院開藥、去超市代購,就沒有什么顧慮了。
回顧此前艱苦的數月,肖陽說,自己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青年人要懂得感恩。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都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只是大家都選擇了無畏,做了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情。
“武漢首義路社區有一個網格員叫周念平。他一人大概要負責800至1000戶居民。這些居民眾無論有什么大事小情,都得找他。最困難時候,一個晚上,他連續送了7個發熱病人去定點醫院做排查。為了等檢測結果,他更是經常要熬通宵。”肖陽說,“那一段時間,我經常看到他走路都是恍恍惚惚的。他實在是太累了。”
3月7日,肖陽一行人去醫院接回了兩位社區里的租戶。這是兩個“90后”醫務人員。此前,他們被抽調支援金銀潭醫院。
“他們干的就是那種插管、監護重癥的活兒。誰倒下了,下一個就要頂上。其中一位醫生告訴我,他能活著回來,真的很不容易?!毙り栒f,有一段時間,自己也感覺很累。但是,和這些勇士們相比,都不算啥。
肖陽最想感謝的,還有三個月來一直支持他們工作的首義路法苑小區的居民。
“有一段時間藥品稀缺,很多老人都是忍著病痛,盡量去減少藥品的消耗。因為害怕工作隊員辛苦,有小區居民自發地號召大家盡量減少團購,不給工作隊員增加負擔?!毙り栒f,居民們真的是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正是因為他們的配合、理解與支持,各個專班工作隊的防疫工作才能很平穩地開展下去。
肖陽很喜歡魯迅先生說過的一句話,“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災難由不得我們選擇,道路卻由我們開辟。”肖陽說,愿我們法院青年一道,秉持五四精神,踐行使命擔當,為人民司法事業貢獻力量。青春無問西東,歲月自成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