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報頭版專訪:以審判工作現代化助力湖北“支點建設”
人民法院報2025年2月20日頭版
湖北高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右三)在應城市深入基層人民法庭調研。
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湖北的重大使命任務。2024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調研組赴湖北法院,就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踐行司法為民、加強審判管理、鍛造過硬隊伍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日前,圍繞如何以審判工作現代化助力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這一話題,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記者:目前,湖北省正錨定“更高定位、更高標準、更高要求”,努力建設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湖北法院如何貫徹落實最高法調研組關于講政治、顧大局的要求,努力為湖北“支點建設”貢獻司法力量?
游勸榮: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時強調,湖北要在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中奮勇爭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人民法院作為司法審判機關,服務中心大局是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和光榮職責使命。全省法院始終心懷“國之大者”“省之要事”,強化支點意識,抬升發展標桿,把全部工作向支點建設聚焦聚力,切實做到“黨中央、省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司法服務保障就跟進到哪里”。
我們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積極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2024年,全省法院審結各類涉企案件58萬余件,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入選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優化營商環境30項典型經驗做法。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和企業創新成果的司法保護力度,先后在自貿區和工業園區聯合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979家,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平等保護中外投資者合法權益,健全自貿區“訴訟﹢調解﹢仲裁”一體化解紛機制,服務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助力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持續深化長江司法保護,堅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連續三年舉辦長江大保護司法論壇,與長江流域10省市區高院聯合發布《加強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司法保護倡議書》,以綠色司法之力護佑母親河的萬物生靈;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加強與“中碳登”的深度合作,適用認購碳匯替代生態修復機制辦理案件,讓“雙碳”目標在具體案件中落地落實,得到省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
記者:最高法調研組強調,要努力把“抓前端、治未病”的要求落到實處。湖北法院在推動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方面有何成效?
游勸榮:我們積極融入“黨委領導、多元共治”的矛盾糾紛預防化解體系,聯合工會、婦聯、住建、金融、證券、工商聯等14家單位,建立健全類型化、專業化“總對總”調解機制,2024年合力化解矛盾糾紛56.31萬件,同比增長20.13%,有效減少了矛盾成訟。全省法院積極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深入田間地頭、鄉村社區化解矛盾糾紛,調解、審結案件29.67萬件,把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同時,制發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520件,促末端治理為前端預防。在行政審判方面,我們在全省推動建成119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并持續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走深走實,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5.3%,行政訴訟收案同比下降10.55%。此外,我們創新普法宣傳方式,運用微電影、微視頻等講好法治故事,讓審判活動成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努力提升公眾法治意識,促進將矛盾化解于萌芽狀態,切實以高效、溫情的司法實踐回應群眾期待。
記者:最高法調研組在湖北法院召開了脫薄工作交流會,對脫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請您介紹一下湖北法院脫薄工作開展情況。
游勸榮:張軍院長強調,短板的高度決定木桶的容量。實現審判工作現代化,必須把基礎打牢,把薄弱院建強。湖北法院始終堅持強基導向,認真貫徹落實脫薄工作要求,努力夯實審判事業發展基礎。我們在全省確定了15家基層法院作為相對薄弱院進行聯系幫扶,先后76次深入薄弱院現場把脈會診,并邀請地方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全程參與,共同破解制約薄弱院工作發展的瓶頸。先后爭取組織部門支持,為薄弱院選派6名院長,調整申報43個中央政法專項編制,遴選招錄員額法官、法官助理、雇員制書記員169人,配齊配強班子,充實辦案力量,推動薄弱法院各項工作穩步提升。我們深刻認識到,脫薄只是基本要求,爭先創優才是奮斗目標。下一步,在“脫薄爭先”的趕考之路上,湖北法院將進一步破局求變、向強而行,以全省法院均衡發展促進審判工作現代化加速推進,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