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盜用了我的臉?
大家是否在短視頻平臺
發現熟悉的影視人物
被換了臉
抑或身邊親友
將自己換臉成明星
表情逼真、難以分辨
殊不知
某些不法分子正利用這些新技術
悄然更新著犯罪手段
這就是AI詐騙
什么是AI換臉
AI換臉,是使用AI人工智能技術,把別人的臉換成自己的臉,或者把自己的臉換成別人的臉,還能在視頻直播或視頻通話時實時換臉,且臉部表情自然,效果逼真。而實現這一切,只需要一張臉部照片。
在現實生活中
AI詐騙都有哪些手法呢?
AI技術詐騙手段
一、AI聲音合成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撥打騷擾電話等方式,錄音提取詐騙對象及其重要關系人的聲音特征,對素材進行合成,進而用偽造的聲音實施詐騙。
二、AI換臉詐騙
詐騙分子通過人臉照片AI技術換臉,竊取受害人面容信息,偽裝成受害人,再通過發送消息或視頻通話的方式進行信息確認從而實施詐騙。近日,就發生了這樣的案件:
李某突然接到“好友”打來的視頻,對方稱需2萬元應急。李某通過視頻聊天“核實”好友身份后,便將2萬元轉至對方賬戶。事后,李某撥打“好友”的電話才知被騙。原來騙子通過智能AI換臉和擬聲技術,偽造成好友與李某視頻實施詐騙。
三、AI篩選受騙人群
通過分析詐騙對象在網絡平臺發布的個人信息(如高清照片),詐騙分子會利用AI技術在人群中篩選目標對象,為受害人“量身定制”詐騙“腳本”。
Q如何防范AI詐騙?
一、識別假臉 提高判斷
多數假臉是使用睜眼照片合成,假臉極少甚至不會眨眼,缺少眨眼是判斷一個視頻真假的好方法。辨識“深度偽造”換臉視頻的方法還包括語音和嘴唇運動不同步、情緒不符合、畫面掉幀、模糊或變色。
二、多重驗證 確認身份
在涉及到轉賬交易等行為時,可以通過多重驗證確認對方是否為本人。最好向對方的銀行賬戶轉賬,并將到賬時間設定為“2小時到賬”或者“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三、保護信息 避免誘惑
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謹防各種信息泄露,盡量避免過多地暴露自己的信息。在網絡平臺不隨意填寫個人信息,以免被騙子“精準圍獵”。
四、相互提醒 共同預防
要提醒親友提高安全意識和應對高科技詐騙的能力,共同預防受騙。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6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詐騙公私財物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眼見耳聽”不一定為實
學會分辨AI“花式”騙局
讓我們
練就“火眼金睛”
讓AI詐騙“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