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兌現群眾勝訴權益 武漢法院掀“荊楚雷霆”執行旋風
官司打贏了卻執行受阻,當事人勝訴權益如何保障?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為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繼組織開展辦案人員無故不接聽電話和隨意變更開庭時間等問題專項整治后,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重拳出擊,7月11日,在全市兩級法院部署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荊楚雷霆2023武漢行動”專項執行活動,及時回應人民群眾快速兌現勝訴權益的迫切需要。
據悉,專項執行活動從7月11日開始啟動,截至目前,已執行完畢涉民生等群眾關切案件1130件,執行到位金額4.5億余元。
動真格硬碰硬
蹲守9個小時
“這場行動從執行中群眾投訴集中、反映強烈的問題入手,真刀真槍打了一場執行攻堅戰。”武漢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要通過此次行動,踐行為民宗旨,糾治作風頑疾,破解執行難題。
為逃避支付2.1萬元勞務費,被執行人王某早出晚歸,跟執行干警玩起了“躲貓貓”。7月13日一大早,蔡甸區法院執行干警再次來到被執行人家門口,敲門無應答。從早上7時30分到下午4時30分,干警們一直蹲守在王某家門口。躲在家里的王某終于“餓不起了”,一出門便被逮了個正著。
因王某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蔡甸區法院依法對其采取司法拘留十五日的強制措施。申請執行人拍手稱快,稱贊法院“抓得準”“威懾強”“效果好”。
“法官,我們現在真的一分錢都拿不出來了。”在執行劉某被責令退賠一案中,洪山區法院約談劉某家屬,她叫苦連天。執行干警查明,劉某不久前剛領取了房屋拆遷補償款,而劉某家屬稱所得款項已全部用于償還其他債務,但拿不出任何流水或還債證據。
依法搜!7月初,洪山區法院執行干警前往其住所搜查。當場搜出現金35.58萬元,金項鏈一條、鉆石戒指一枚、名牌手表一塊。申請執行人很快拿到了執行款。
“兌現勝訴權益,就要敢于動真格、硬碰硬。”武漢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7月18日,武漢法院執行干警扣押被執行人車輛。裴輝 攝
動腦筋想辦法
善于打組合拳
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是每個人的法定義務。但有的被執行人“耍花招”提前轉移財產,導致賬面上“無錢”可供執行,卻趾高氣揚地“高消費”,引發群眾強烈反感。
怎樣治這些“老賴”?“除了敢于動真碰硬,還要善于打組合拳,各種執行措施和手段都要跟上。”武漢中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行動開展以來,武漢法院采用信用預警770次,采取預拘留140次,多舉措行動形成強大威懾,促使被執行人主動履行還款義務,實質化解糾紛,效果明顯。
在一起返還原物糾紛案件中,被執行人楊某某長期占用房屋拒不騰退。執行過程中,經法院多次傳喚楊某某拒不到庭。7月20日上午,聞悉楊某某正在家中,黃陂區法院執行干警迅速趕往該處,嚴厲告知其限期騰退。同時,執行人員向楊某某送達《預罰款通知書》,告知如超出期限仍不騰退,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將對楊某某予以罰款5萬元處罰。楊某某當場和家屬一起往外搬東西。
除了預罰款,執行組合拳措施不斷。在一起涉及25名勞動者的勞務合同糾紛案件中,執行干警多次督促,但被執行人找種種借口,就是不還錢。7月中旬,新洲區法院向其發出信用預警告知書。數日后,被執行人專程從新疆趕回武漢。在法院的組織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被執行人迫于信用懲戒的壓力,專程從新疆趕回武漢,在新洲區法院的組織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熊英杰攝
在一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中,漢南區法院查到被執行人有拆遷補償款約3.5萬余元待領取,但被執行人拒不辦理領款手續,導致申請執行人債權遲遲得不到兌現。7月中旬,收到預拘留通知書后,心有懼意的被執行人主動領取該筆拆遷補償款后轉入法院指定賬戶還債。
強制但不蠻干
善意文明讓執行有溫度
強制執行,有力度也有溫度。
趙某的女兒小趙曾向朋友文某借款110萬元,后未履行還款義務。申請人文某依據生效法律文書向江漢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執行人員查詢發現,小趙名下有一處不動產可供執行,卻始終不同意法院拍賣其房產。
“我不是不配合執行,但是屋內的東西這么多,女兒又不在,怎么運回老家?”趙某說出自己的顧慮后,承辦人一方面全力保障申請人的勝訴權益,另一方面耐心安撫趙某情緒并提出解決方案。在趙某獲得女兒的授權委托后,法院協助趙某將房屋中的其他物品送至其位于建始的家中。
執行工作既需要鐵腕重拳,也需要柔性善意。吳某系兩起借貸糾紛執行案件被執行人,3年間,5萬余元欠款遲遲未能履行。根據當事人申請,江岸區法院對其下達了限制高消費令。
7月初,江岸區法院接到吳某違反限高令私自乘坐飛機的消息。查實后,江岸區法院果斷對其拘留15日、罰款2000元。醫院里,執行干警一邊陪吳某做拘留前的身體檢查,一邊繼續釋法明理,同時當著吳某的面,給申請執行人打電話,溝通還款方案。吳某被法官人性化執法感化,主動支付全部欠款并繳納罰款。考慮到吳某認錯態度較好,江岸區法院對其訓誡后中止了拘留程序。
“執行力度加大了,執行工作的溫度不能丟。”武漢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堅持在執行工作中踐行能動司法理念,努力在“案結事了”上下功夫,強制騰退和柔性善意同頻共振,將法理、事理、情理有效融合,以人民群眾訴求為導向實質性化解矛盾糾紛。
搭建和解平臺
武漢執源治理探新路
“申請執行人在觀望,為什么我的案件還沒有解決?被執行人在觀望,如果我不還債,真的會被法院強制執行嗎?社會各界在觀望,會不會雨過地皮濕,又是一場‘秀’?”武漢中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攻堅基本解決執行難”不是一場遭遇戰,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要想徹底解決執行難,艱苦的日子還在后頭,要有長期作戰的思想準備。
在優化執源治理方面,武漢部分人民法院探索施行“審執一體化”工作模式,強化訴源治理,推動執源治理。7月初,江漢區法院嘗試上線執前和解網絡平臺,不僅向當事人第一時間推送調解進度信息,還可對調解不成的案件“一鍵轉執行”,當事人無需再次申請。截至目前,這個執前和解網絡平臺已受理各類執行案件百余件,和解率42%,執行完畢率35%,為當事人節約執行費12萬余元。
“查找財產難”是長期困擾執行工作的痛點和難點。今年3月,新洲區法院、武漢市尚信公證處共同簽署“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的合作協議”。今后,該院將以調查令的形式,委托公證處進行線下財產調查,進一步提升執行司法公信力。
△圖為新洲區法院、武漢市尚信公證處相關負責人共同簽署“公證參與人民法院司法輔助事務的合作協議”。王臻東攝
日前,洪山區法院探索形成“力促和解、司法拘留、拒執自訴、主動出擊”的執行騰退工作“四步法”,使被執行人從原來的“我不騰”轉變為“自動騰”“馬上騰”“我要騰”。
“破解執行難,不能讓當事人勝訴權益淪為一紙空文。”武漢中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太平表示,下一步,將以此次專項執行活動為契機,全力以赴,久久為功,推動文明規范善意開展案件執行,護航經濟社會發展,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