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民法庭(41) | 興國法庭:集家事糾紛于一庭,化人情冷暖于一室
在陽新縣法院一個擺著白色圓形沙發,布滿新鮮綠植的溫馨“審判庭”里,正上演著這樣一幕:一對老夫妻坐在寫有女方、男方稱謂的身份牌前,陽新法院家事法庭庭長李珊珊一改辦案時的嚴肅,耐心勸導,當著“調解員”,她時而感性勸慰,時而理性釋法,矛盾在這間“親情會客廳”里不知不覺的化解開來。
今年2月,陽新法院受理了這起“紅寶石婚”離婚案件,雙方當事人均已年近古稀,因家庭瑣事發生了矛盾,女方怒而起訴至法院,其實并不是真心想離婚。經法院調解,老夫妻倆最終打開心結,握手言和,這份相濡以沫的感情得以延續。
陽新家事法庭成立
2016年5月,陽新法院以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積極響應上級部署,將陽新城區的興國法庭調整為家事法庭,專門負責審理城關及周邊地區的家事糾紛案件。老夫妻倆的這起“紅寶石婚”案件,是陽新法院家事法庭自調整成立以來,挽救的又一樁“危機婚姻”。
四名“娘子軍” 組成一支精英審判團隊
“請問可以讓珊珊法官來辦理我的案子嗎?”一當事人向陽新家事法庭官方微信號發來詢問,得到肯定回答后,她松了一口氣。
“這個官方微信號里已經添加1300多名當事人了,對我而言,他們跟我是因“案”結緣的“最熟悉的陌生人””。李珊珊邊回復著當事人的信息,邊開玩笑說道。
在大多數當事人眼中,李珊珊是一名具有社會閱歷和專業素養的家事法官,更是一位春風化雨、善于溝通的年輕女法官,她常以女性特有的視角,對癥下藥挽救瀕臨破碎的“家庭關系”,成為當事人心中的“暖心法官”。其實,作為陽新家事法庭審判團隊中的“排頭兵”,李珊珊的身后是一支由四名“娘子軍”組成的精英審判隊伍。
面對陽新城區離婚、繼承、贍養等各類家事糾紛頻發、家事案件收案量激增等問題。近年,陽新法院家事法庭全力配備、突出精良,建立了一支現有員額80后女法官、書記員各2人,“一專多能”的高學歷家事審判團隊。自成立以來,這支“精英審判團隊”已受理家事案件2022件,審結1921件,整體呈現結案率高、服判率高、上訴率低、發改率低的“兩高兩低”良好態勢。
法理情交融 書寫一本溫情“家務賬”
家事審判是一門法、理、情交融的談判藝術,矛盾糾紛的背后,往往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昨日”溫馨。陽新法院家事法庭遵循“硬件展現理念”思路,建立溫馨特色的圓桌家事審判庭;積極設計推廣“離婚生效證明書”,保護離婚當事人的隱私,讓當事人切身感受到家的氛圍、重拾“昨日”的溫馨。
一紙夫妻測試卷,讓離婚案件中情與法的沖突,化于無形之中。2022年4月,為讓離婚當事人更加理性地對待婚姻,便于法官精準地找出離婚案件中矛盾癥結所在,陽新法院家事法庭別出心裁,設計了一份極具意義的夫妻測試卷,讓離婚當事人通過填寫試卷中設置的問題,回憶起生活中美好的點滴,從而認真思考,理性評判自己和對方。
家庭關愛不缺失,法治教育不缺位。近年來,該法庭在探索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將少年刑事審判、未成年民事審判融入家事法庭,實現“三審合一”;率先發出黃石市法院系統首份《家庭教育令》,有力推動“依法帶娃”,同時,充分整合優質司法資源,督促、幫助離異家庭父母履行探視義務,設立未成年人探視檔案,強化構建矛盾糾紛疏通、心理疏導、回訪等機制,進一步發揮了司法審判機關在維護未成年人權益中的職能作用。
宣教落地開花 “三位一體”宣教普法
長期以來,陽新法院家事法庭竭力營造濃厚的家事文化普法氛圍,堅持文化引領、體驗觀摩、線上線下的“三位一體”宣教格局。先后開展舉辦婦女維權、青少年法治、宣傳解讀民法典等講座,法治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等送法活動近60余場次,發放法律宣傳手冊超800余冊,為弱勢群體科普了切身相關的司法保障。
宣教普法
2022年3月,該法院精心策劃以李珊珊為主講法官的普法視頻《人身安全保護令》、《珊珊說法》普法系列欄目在抖音、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一經推出,就引起市民熱烈反響,分別獲評湖北法院系統3月份優秀稿件評選第二名,湖北政法等省、市級媒體相繼點贊轉發。
多維多措多方 齊畫一個“同心圓”
部門“共配合,同協作”,陽新法院家事法庭拓寬當事人訴與審的渠道,形成了“投訴在婦聯、證據在公安、審判在法院”的良好工作局面。2022年2月,該法庭與縣民政聯合,利用數字賦能實現“云對接”,為當事人辦理離婚生效證明等相關材料,實現了相關材料“云傳輸”,核實結果“云反饋”,讓數據多跑路,讓當事人少跑路、不跑路。
同時,不斷建立完善部門聯動機制,分別與縣民政局、縣婦聯、各社區及學校等單位合作,搭建糾紛化解平臺;建立“人身安全保護令”執行協作機制;依托多方調解力量,先后發動居委會、村委會、駐村工作隊等基層組織參與矛盾化解、成立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已接待群眾600余人次,訴前調解家事案件400余件,延伸了家事審判的社會輻射功能。
巧用數字賦能,持續推進微信辦案。該法庭還依托微信平臺,打造了“24小時不打烊法庭”,針對當事人的事項咨詢,及時進行答疑解惑,同時在線疏導情緒、送達文書、調解案件等,隨時與當事人溝通。自微信號上線以來,已添加當事人1300余人,通過微信送達、開庭、調解、撤訴辦理案件逾600件,為當事人提供了全方位、全時段的司法服務,真正實現高效便捷,暖心辦案。
與善仁,事善能,動善時。作為湖北省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15家試點法院之一,目前,“專業、親民、創新、高效”已成為陽新法院家事法庭獨有的標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下一步,該法庭將繼續在探索實踐中不斷推動家事審判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