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三级视频,中文一区一区三区高中清不卡免费,在线手机中文字幕,五月婷婷视频在线观看

武昌法院:訴調對接有效化解勞動爭議

發布時間:2023-11-14  訪問次數:4753


0.png            “我已經做好了打幾個月官司的心理準備,真沒想到這么快就拿到了補償款。”日前,當事人張某來到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民法院,當面向辦案法官殷翩翩表示感謝。    

 原來,張某和另外2名同事今年4月突然被單位解除勞動關系且未得到經濟補償。3人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未被受理,于是向武昌區法院提起訴訟。武昌區法院立即啟動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勞動爭議專業審判法官殷翩翩通過釋法明理讓3人充分了解訴訟風險,并將訴求降至合理范圍。工會調解員上門聯系企業,組織背靠背調解,僅用7個工作日便促成雙方達成調解協議,企業也及時支付了經濟補償。    

 這是武昌區法院應用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一個典型案例。    

 武昌是富有革命傳統的“首義之區”,該區法院將賡續“首義精神”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密結合,聯合武昌區工會于2019年掛牌成立“武昌區人民法院、武昌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提高了訴前、訴中調解勞動爭議成功率,調解平均用時11.5天。   

向前延伸,豐富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功能

 10月24日,武昌區法院勞動爭議專業審判法官徐倩與訴調對接工作室的調解員共同走進武漢鐵路局,以“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防范”為主題,圍繞勞動者權益保護、企業依法合規管理、提升風險防范意識等內容開展培訓,武漢鐵路局150余名職工參加了培訓。    

 徐倩告訴記者,精準普法,旨在防糾紛于未發。法官們充分利用法院、工會的普法宣傳陣地,組織開展“法官進企業、進園區”普法宣傳活動,指導企業依法規范用工;借助區總工會“公益法律服務站”平臺,在招聘會現場設點普法,發放《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法律知識問答》,提升勞動者自我保護的能力。    

 勞動糾紛發生后,第一時間如何應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處置效果和時效。記者了解到,武昌區法院勞動爭議專業審判法官立足源頭施策,以解糾紛于萌芽為目標不斷深入探索。    

 武昌區法院開創了 “1+1+N”(1代表法院,1代表工會,N代表多個駐企工作站)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新模式,2021年以來在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武昌區職工之家等建成多個工作站。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下屬某子公司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解決歷史用工問題,工作站根據企業申請派調解員提前介入,依法引導59名職工與企業達成補償協議,未形成群體性訴訟,既有效保護了職工合法權益,也滿足了企業發展需求。   

 以能動司法為理念,促隱患消于端倪,武昌區法院及時總結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經驗,發布《勞動爭議案件審判白皮書(2019—2022年度)》,提出企業用工勞動爭議風險點5個、勞動者敗訴風險點4個、勞動爭議防范化解對策建議6條。武昌轄區內某國有企業看到白皮書內容后,對自己的招聘簡章和員工管理規定進行了修改,他們誠摯邀請武昌區法院勞動爭議專業審判法官到企業開展一次專項“法治體檢”。  

訴調互補,創新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方法

 做好示范審判,為訴前調解“立標桿”;做優司法確認,為調解結果“做后盾”;做實訴前調解,為審判提速“打基礎”——武昌區法院院長鄧永清告訴記者,該院立足訴調互補,創新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武昌區某汽車配件企業因生產模式發生變化,與企業員工解除了勞動合同關系,其中9名勞動者先后向武昌區法院提起訴訟。武昌區法院選取1件先行立案審理,通過法官釋法明理,該案順利調解,其余8件案件均在訴前參照前案結果成功調解,該企業也參照調解結果自行妥善處理了其他員工的補償問題。    

 “不僅如此,通過本案的調解,將本不屬于法院受理范圍的補繳社保問題也一并予以解決,最終勞資雙方握手言和,勞動糾紛得到實質性化解。”徐倩告訴記者,該院加強對勞動爭議案件研究總結,推廣示范審判、仿效調解機制,已見成效。    

 劉某等23名勞動者與某勞務服務公司的勞動爭議糾紛,因勞動者對勞動薪資計算標準有異議,多次與公司協商未果后向法院起訴主張相關權利。    

 殷翩翩告訴記者,收案后,通過調查了解到,企業因疫情原因,經營狀況困難,無法及時支付薪資。我們找到了勞資雙方的分歧點后,由調解員耐心與雙方溝通,讓雙方能夠互相理解彼此的困難,最后經訴調對接工作室的不斷努力,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并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隨后法院出具司法確認裁定書,23起糾紛實現一次性調解、一次性確認、一次性履行完畢。“我院開通了勞動爭議司法確認綠色通道,由專業審判合議庭專門負責司法確認。”殷翩翩說道,司法確認是調解結果的堅強“后盾”,有利于一鼓作氣化解矛盾糾紛。    

 記者了解到,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法官在訴前即與審判流程完成對接,由法官制作勞動爭議案件要素表、調解小結等文書模板,指導調解員在訴前階段做好無爭議事實固定、爭議焦點歸納、法律文書送達地址確認等工作,為調解不成功案件做好審理準備,為審判提速打好基礎。    

 2023年9月,洪某起訴某物流公司主張確認雙方勞動關系,同時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未簽訂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加班費。雙方雖未能在訴前調解階段達成和解,但調解員已經組織雙方填好了要素表,固定了爭議焦點,掃清了程序障礙。案件進入到審判階段后,僅用時14天即判決結案。    

資源整合,筑牢勞動爭議訴調對接根基

 制度保障、人員保障和經費保障,是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機制良好運轉的三大根基。    

 武昌區法院立案庭庭長易萬昕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推進訴調對接機制專業化方面的進程和細節。首先,武昌區法院將勞動爭議案件歸口管轄、專業審判,審判法官與調解員在工作層面進行訴調直連。隨后,該院出臺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管理規定,對委派(托)調解的發起流程、文書樣式、臺賬登記、檔案整理作出了明確規定;對調解員接受委派(托)后聯系當事人、調解、組織當事人申請司法確認、回告法院等時限進行了明確細分,杜絕“久調不結”“違法調解”等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問題。最后,深入推進信息化,充分利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委派(托)調解案件,在線組織音視頻調解、調解協議簽訂、司法確認等工作,實現“轉、辦、認”線上無縫銜接。    

 在強化人員保障方面,該院按照1個專業審判合議庭+2名工會調解員+3個專業社會調解組織模式組建訴調團隊。加強對調解員培訓指導,定期舉辦座談交流、案件評析、庭審觀摩等活動,統一案件調處理念、原則和標準,促進調解員能力提升。    

 “武昌區法院通過直達勞動者、用工方的‘點對點’普法與精準施策,將法院系統的能動司法與訴源治理、社會矛盾糾紛的風險預警與超前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以及具有本土辨識度的‘首義精神’賡續等工作任務有機融合于一體,有力地拓展了訴調銜接的應用場域、緩解了訴訟壓力,也提升了勞動爭議糾紛化解效率。”浙江工業大學地方法治與社會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俞鋒在接受本次記者專訪時表示,勞動爭議糾紛形態多樣、成因復雜,且事關廣大基層勞動者的基本權利保障問題,一直都是各地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和難點。武昌區法院的“訴調對接化解勞動爭議工作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守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司法職能有序前移,充分體現了人民法院于創造性轉化中傳承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基層司法智慧。

 

編輯: 蔡繼濤 曹波
文章出處: 人民法院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安市| 沁水县| 永嘉县| 青河县| 凤山县| 长泰县| 喀喇沁旗| 泉州市| 靖安县| 九江市| 恭城| 和平区| 中山市| 龙胜| 灌阳县| 泾阳县| 莱西市| 保康县| 双江| 崇明县| 宁海县| 城口县| 保亭| 岗巴县| 古浪县| 台中市| 土默特右旗| 东海县| 库伦旗| 通渭县| 蒙山县| 安西县| 辽中县| 冀州市| 三门县| 兴安县| 新蔡县| 高陵县| 攀枝花市| 汾阳市| 新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