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人民法庭(43) | 野三關法庭:在“三服務”中綻放法治之花
陽光和煦,清風微漾。走進野三關人民法庭,立案窗口的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地引導當事人開展訴訟立案工作。一對剛剛被“勸和”的小夫妻有說有笑地從家事審判庭走出來,還不時回頭對陳東三法官道謝。
近年來,野三關法庭以“三個服務”為載體,以“三個便于”為依托,以“三個優化”為基調,因地制宜,踔厲奮發,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橋頭堡”、助力基層治理“排頭兵”、服務企業發展“店小二”的職能作用,大力推進人民法庭標準化、規范化、智能化建設,2017年被省高院授予全省法院系統“示范人民法庭”稱號。
野三關法庭位于恩施州巴東縣經濟開發區所在地野三關鎮,管轄兩個鄉鎮的民商事案件,案件類型多樣、案情復雜。2022年上半年收案595件,結案520件。
1
服務基層保平安
法庭地處鄉鎮,更容易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在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對關系復雜、矛盾糾紛突出、涉及面廣的案件,積極運用“1+4+N”多元解紛機制,與鎮綜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信訪辦綜合研判,充分調動民間力量,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做好訴調對接,推動形成糾紛化解合力,構建了聯調聯排的工作格局。同時,也將部分尚未進入訴訟程序的矛盾糾紛消化于訴前,助力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設。
野三關法庭的審判員作為野三關鎮綜治中心的常備力量,編入綜治中心各個小組,分片區主動進村入戶化解矛盾,指導各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糾紛,成功將多起山林土地和贍養糾紛消化于訴前。某供水公司與譚某排除妨害糾紛一案,法庭受理后,考慮到譚某的特殊困難和集鎮的飲水安全,沒有簡單一判了之,而是上報野三關鎮綜治中心,以綜治中心為平臺協調相關單位和村社區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經過近十次的聯合調解和背靠背調解,最終成功化解。
此外,野三關法庭積極開展普法宣傳,通過巡回審判、上門服務、送法入戶等方式,引導群眾、企業學法懂法守法,讓法治逐漸成為群眾解決問題的習慣,助力法治社會建設。
2
服務企業增動能
“感謝法庭在調解中充分考慮我們企業的難處,為我們掃清融資方面的障礙。這是從司法的角度為企業紓困,這才是真正的營商環境。”某藥業公司負責人對野三關法庭回訪的法官如是說。
韋某與某藥業有限公司、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工程合同糾紛一案,在審理過程中,經過法庭多方努力,主持調解促使當事人達成協議,保障了施工方的合法權益,也為某藥業有限公司掃清了融資方面的法律障礙。案件審結后,多次到某藥業有限公司回訪,在優化涉企服務中傳遞法治溫度。
野三關法庭立足巴東縣經濟開發區這一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在辦案中貫徹法治環境就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的理念,嚴格落實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依法及時高效穩妥地審理各類涉企矛盾糾紛,為中小微企業“疫后重振”提供了堅強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2022年以來,審理涉企案件137件,送法、走訪企業10余次。
同時,圍繞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建設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為著力點,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充分發揮審判職能,全力護航野三關鎮打造區域發展新增長極。
3
服務群眾惠民生
“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結案率而忽略群眾的訴求,要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野三關法庭庭長向子龍每次召開庭務會議時都要講到這句話。
近年來,法庭訴訟案件數量不斷攀升,類型不斷豐富,群眾司法需求日益增大,這對人民法庭訴源治理水平和綜合審判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野三關法庭組建團隊,優化人員配置,通過案件在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之間的微循環釋放“分調裁審”效能,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司法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在立案階段,當事人提交訴狀后,當即審查當即立案當即為原告預先下發開庭傳票,減少當事人往返法庭的次數。在訴訟階段,通過完善訴調對接機制、打造特色調解室、組建調解速裁高效審判團隊、優化合議庭和專業法官會議運行,構建“簡案快審、繁案精審、繁簡結合、分層遞進”的工作格局,提高審判質效。
同時依托智慧法院系統,著力打造“一站式”訴訟服務、“一站式”多元解紛、“一站式”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小支點,以一體化、均衡化、便捷化的司法服務,打通司法為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