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群眾辦實事 | 法官執法高效嚴明 多年老賴束手就擒
湖北法院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嚴格貫徹落實司法便民利民舉措,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智慧訴訟服務水平,做到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積極回應人民群眾新期待,努力為案件當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和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
六天追回六年未果借款
官司雖然打贏了,借款人卻遲遲不還錢。8月27日,孝感市應城法院受理了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執行干警僅花6天時間便為申請執行人李某追回催要六年未果的110000元借款。
該案民事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后,被執行人程某某逾期未履行調解協議內容,并且拒絕與申請執行人見面、溝通,無奈之下,申請執行人李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向程某某送達了執行通知書和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告知其若再不執行可能面臨被“限制高消費”、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甚至實施司法拘留。但被執行人依然沒有還款意向,執行干警憑著多年工作經驗對被執行人程某某心態進行分析研判后,決定打破日常工作作息時間,分工協作,不分白天黑夜打電話和發短信聯系被執行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進行思想疏導和釋法明理,敦促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同時,執行干警連續多日前往被執行人居住地蹲守布控,提請其鄰居幫忙留意被執行人行蹤,一個倒逼被執行人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閉環越收越緊。在執行干警連續六天的密集攻勢下,被執行人程某的“老賴”心理防線終于被逐步瓦解。2021年9月1日,程某主動聯系執行干警,表示自己愿意立即償還所有借款本息,最終將案款共計11萬元繳至法院執行標的款賬戶。
案款執行到位后,應城法院立即啟動案款發放程序,機關部門加快審批流程,將常規一周的領款周期縮短至4天。收到全部執行款的申請執行人李某十分激動,緊緊握著執行干警的雙手說:“多虧執行干警給力,這么快就為我追回了六年討要未果的借款。衷心感謝應城法院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務。”
十年積案終執結
近日,黃岡市武穴法院成功執結了一起長達十年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最終確保當事人勝訴權益得以實現。
2011年5月,9歲的程某在放學回家的途中被吳某駕駛兩輪無號牌摩托車撞傷。事故發生后,程某住院治療19天,并被鑒定為十級傷殘。2011年12月,法院依法判決吳某賠償程某經濟損失32781.48元。后因吳某不履行判決義務,程某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進入執行程序后,執行干警通過線上線下查詢,發現被執行人吳某名下無任何財產可供執行,與此同時,吳某不但玩起了“失蹤”,還拒絕接聽手機,拒不履行義務,案件執行陷入僵局。
十年以來,執行干警并未放棄。近日發現吳某行蹤,立即依法將其司法拘留十五日。吳某依舊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既不承認錯誤也不積極主動履行義務。吳某被拘留期間,執行干警再次深入調查,發現其微信賬戶近幾年往來資金達40余萬元,明顯有能力履行卻拒不履行法定義務。執行干警立即整理有關資料移送公安機關,建議公安機關對吳某以拒不履行判決、裁定罪立案偵查。迫于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壓力,吳某幡然醒悟,表示愿意與程某進行協商,并主動履行了賠償義務,十年積案得以成功執結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