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攻堅 | 一間房、一件事兒、一次交付繪新生
2024年7月2日上午,隨著最后一間房屋的騰退完畢,執行干警將新鑰匙交給申請執行人,為這段租賃合同糾紛畫上一個句號。
01
它見過城市的變遷,也見過親密走到“無間”
2016年7月,某文化公司與張某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將公司名下位于繁華路段的900㎡房屋租賃給張某使用兩年,用于經營餐飲。在兩年租賃期內,張某如期繳納房租,同時也將臨街門面升級改造,經營良好,雙方合作融洽,在兩年租賃到期后,雙方仍舊依照原合同繼續履行。2020年7月31日,雙方重新簽訂合同,并約定如房屋需要改造裝修,需經得文化公司書面同意,如有違約,文化公司有權解除合同。
2021年4月,張某在未取得文化公司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對房屋升級施工,拆改房屋主體結構,文化公司立即向張某發出通知對施工項目叫停,但張某仍舊繼續施工。后經勘查鑒定,認定案涉房屋為B級危房,文化公司再次向張某發出通知叫停。因張某仍繼續施工,文化公司故此起訴。經樊城區法院審理,判決確認解除合同,張某應支付欠付租金、騰退并交付房屋。
02
本不應發生的那件事兒
張某未及時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文化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經法官協調后張某主動將其未裝修完畢的三間門面房交付給文化公司。執行干警通過查閱卷宗和現場調查,發現案涉建筑面積約900㎡的房屋共包含7間門面房,除去張某已經交付的三間,另有四間門面房被張某轉租出去,涉及多家攤主商戶,大多在此處經營多年且未拖欠租金。如何在依法保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并最大限度避免執行工作對承租商戶正常經營造成影響?
在全面評估案件復雜情況后,執行干警秉持善意、文明的執行理念,多次上門與各商戶進行溝通,逐一釋法明理,同時與申請執行人召開案件協調會,共同探討執行方案,促進雙方重新訂立租賃合同,繼續經營。經多方協調努力,多數商戶重新與文化公司簽訂了房屋租賃合同,最大力度保障了商戶的正常經營。
03
故事臨近結尾,但生活仍將繼續
然而,騰退工作并非一帆風順,在和最后一位商戶溝通時,該商戶對執行工作表示抗拒,在張貼騰退公告后,當事人仍拒絕與文化公司及張某溝通,更是對執行干警的多次通知置之不理,甚至拒絕協調。在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為保障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法院決定對該房屋予以強制騰退。
2024年7月2日上午,執行干警在做了詳細的執行預案和準備工作后,邀請公證處、社區工作人員到場見證,開始強制騰退工作。公證開鎖、登記清點、錄像存證、搬運物品等有序規范進行,執行干警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將所涉房屋全部清退完畢并交付申請執行人,為這段租賃合同糾紛畫上一個句號。
而在這個句號之后,路邊的商戶們仍舊在為生活續寫新篇。
解決矛盾、化解糾紛是執行工作的根本目的,法院始終希望以損害最小的方式促使被執行人履行債務,給司法以溫度。但司法的溫度,并不代表對惡意被執行人縱容,對拒不履行義務情形,法院必定以雷霆手段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彰顯公平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