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成支點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游勸榮院長向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報告上半年工作情況
7月29日上午,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在湖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上作《關于2025年上半年工作暨執行工作情況的報告》。
“今年以來,全省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在省委領導、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導下,緊緊圍繞省委十二屆歷次全會安排部署和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決議要求,忠實履行職責,服務支點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上半年,全省法院受理案件783048件,結案558048件。其中,省法院受理案件11489件,結案7464件。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深化長江司法保護、推進行政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執行“一案雙查”等經驗做法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個集體和22名個人獲省部級以上表彰和通報表揚。”游勸榮院長在報告中介紹。
一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支點建設保駕護航。緊扣“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湖北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舉辦15期全省法院院長研討班,組織三級法院院長聯動研討,激發全省法院抬升工作標桿、服務支點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支點建設行動,推行涉企案件經濟影響“雙向分級”評估,最大限度降低司法辦案可能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的負面影響。審結各類涉企案件291376件,案件在線評估率達92.21%。扎實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活動,集中整治超權限、超范圍、超數額、超時限查封、扣押、凍結企業財產措施,糾治拖延執行等違規行為,整改問題案件512件。推動立、審、執全流程提速,為經營主體降本增效,全省法院涉企案件平均審理時長59天,同比下降1天。加大對“新官不理舊賬”、拖欠企業賬款以及“遠洋捕撈”、小過重罰等不誠信、不作為、亂作為行政行為的監督力度,依法審理行政許可、行政協議、行政處罰等案件2704件,做實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審結知識產權案件7766件。審結破產案件391件,盤活資產147.05億元,妥善化解債務502.02億元。深化長江司法保護,審結一審環境資源案件944件。圍繞“樞紐提能戰略”,出臺司法服務保障“水運上的湖北”、“軌道上的湖北”、“航線上的湖北”等指導意見,妥善處理涉中歐班列、航空物流等糾紛,助力打造新時代“九州通衢”。審結海事海商案件761件,助力加快建設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審結行政案件9511件,助力法治政府建設。依托全省120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引導當事人在行政訴訟前選擇復議、調解、和解等非訴訟方式化解行政爭議677件。持續推動行政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工作,全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95.9%,11個縣區行政機關“一把手”出庭應訴率達到100%,相關工作經驗得到最高人民法院和省委主要領導批示肯定。
二是全力保安全護穩定,推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湖北。依法打擊刑事犯罪,審結一審刑事案件21262件,判處罪犯30713人。審結嚴重暴力、涉槍涉爆、制毒販毒、跨境賭博、電信網絡詐騙、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等犯罪案件2512件,有力震懾犯罪、保護人民。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深化“打傘破網”、“打財斷血”,審結一、二審黑惡犯罪案件15件83人,執行到位“黑財”895.35萬元。依法審理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劉捍東、李勇等原中管干部職務犯罪案和足球領域系列腐敗案。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審結金融糾紛案件143795件。強化府院聯動,妥善審結涉房地產、建設工程領域案件20752件,助力“保交樓”、“保交房”。積極推動“結案”向“解紛”轉變,全省法院上半年上訴率、申訴申請再審率同比分別下降1.58個百分點和0.57個百分點。全省105個基層法院派出訴訟服務團隊入駐區(縣)一級綜治中心,576個人民法庭已經全部在社區(鎮)一級綜治中心建立聯絡點,做好指導調解、司法確認、速裁快審工作,最大限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進一步壓實信訪責任,實質性化解信訪積案4483件。
三是致力于解民憂暖民心,為增進民生福祉忠實履職。堅持涉民生案件“小案不小辦”,審結涉住房、醫療、教育等民生案件3.3萬件。積極推進“平安家庭”建設,審結家事糾紛案件35191件,簽發人身安全保護令89份。從嚴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672件,發出從業禁止令21份。對怠于履行監護職責的父母發出家庭教育令214份,全省法院1000余名法治副校長走進校園,讓學生在法治守護下健康成長。辦理司法救助案件623件664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665.46萬元,及時為涉訴困難群眾救急難。促進企業依法規范用工,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審結勞動爭議案件15653件。持續開展根治欠薪專項行動,審結追索勞動報酬案件1378件,幫助勞動者追回“血汗錢”2.797億元。
四是堅持提質效立公信,努力讓公平正義可感可觸可及。深化長期未結、久押不決案件專項清理,長期未結、久押不決案件同比分別下降12.53%和33.33%。全省法院5篇裁判文書、3場庭審獲評最高人民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百場優秀庭審”。成立湖北法官懲戒委員會,一體推進錯案認定、責任審查、組織處理等程序,守牢案件質量生命線。全面推行院庭長閱核制,發揮院庭長帶頭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示范效應,院庭長辦理案件299986件,占比53.76%,閱核案件151139 件,占同期結案總數27.62%。用好“案例庫”、“法答網”平臺,通過“法答網”解難答疑3511件,2個咨詢提問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法答網精選答問,累計80個案例入選人民法院案例庫。持續深化“脫薄攻堅”工作,推動相對薄弱基層法院脫薄向強、質效創優,孝感市孝南區法院作為全國首批薄弱法院已成功脫薄出列。積極開展“楓橋式人民法庭”創建,主動融入基層治理體系定分止爭,調解、審結案件14.85萬件。
五是堅持轉作風提能力,鍛造荊楚審判的文明之師。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通過組織專題讀書班、專題輔導授課、研討交流等方式,推動將黨的紀律規矩轉化為干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建立公務接待“負面清單”,明確要求各級法院開展公務活動不得在基層人民法庭用餐。深入開展“干部素質提升年”活動,舉辦“法官大講堂”等專題培訓4場,培訓干警22768人次,開展“司法技能大比武”、“案例精研”等活動,提升廣大干警業務素質。加強法院文化建設,打造“青衿讀書會”、“周末青簡”等文化品牌,提升干警人文素養。
六是自覺接受人大監督,不斷加強和改進法院工作。認真辦理省人大常委會交辦的11件代表委員建議、提案,日常辦理代表委員關注案件48件。以“法院開放日”等形式,邀請代表委員調研視察、旁聽庭審、見證執行、參與信訪聽證共8780人次。邀請21名全國、省人大代表赴黃岡視察人民法院執行工作。邀請最高人民法院、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和20名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視察海事審判工作。
游勸榮院長指出
在執行工作方面,近年來,全省法院認真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決定》,始終從厚植黨執政根基的高度來認識把握執行工作,樹牢“公正高效”、“善意文明”執行理念,以立審執一體化協作推進實質解紛,執行質效持續向好。2023年以來,全省法院共受理各類執行案件130.3萬件,結案118.34萬件。執行“一案雙查”、失信預警和信用修復、執行質效落后法院重點管理等12項工作機制被最高人民法院、省委推廣。
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執行監督,持續規范執行行為。聚焦制約執行工作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建章立制,探索“雙重管理”模式,建立“裁執分離”、“分段集約”執行機制,對執行工作質效長期落后法院實行重點管理,工作經驗得到最高人民法院推介。大力整治頑瘴痼疾,針對消極執行、選擇性執行、久執不結等突出問題,通過督促、指令、提級、協同、集中等方式,交叉執行案件19218件,到位金額31.31億元。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違規終本問題,建立終本管理員制度,杜絕違規操作,2024年全省法院終本合格率提升至88.33%;開展“終本清倉”專項行動,累計出清50913件,首執案件終本率下降至26%。針對執行案款管理不規范、發放不及時等問題,嚴格落實“一案一賬號”,開展執行案款專項審計,促進案款發放“日清日結”。
二是以暖商護企為重點,發揮執行職能,不斷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出臺《湖北法院執行服務營商環境工作指引》,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司法專項活動,就司法辦案給企業生產經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雙向分級評估,探索“執破融合”改革,建立失信懲戒預警和信用修復機制,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全省法院執結各類涉企案件415311件,案件在線評估率達97.6%。在全省設立127個“執行事務中心”,優化“一站式”服務流程,推廣應用“智慧執行”,實現財產查控、評估拍賣、案款發放等全流程線上辦理。2024年,全省法院首執案件平均結案用時較全國水平少2天,執行完畢率同比提升近4個百分點。
三是以荊楚雷霆行動為抓手,強化執行攻堅,全力兌現人民群眾勝訴權益。連續三年開展“荊楚雷霆”專項執行行動,累計拘留16574人,罰款2147.78萬元,對362人限制出境,移送公安追究拒執犯罪683人。全省法院累計28.83萬件首執案件執行完畢,執行到位金額1028.82億元。加大涉民生案件執行力度,共執結涉民生案件9.74萬件,執行到位27.36億元。加大執行救助力度,先后為3178名申請執行人發放司法救助金7809萬元。堅持有信必復,全面實行執行局長每周接訪、包案化解,化解執行信訪案件3609件。
四是堅持綜合治理,深化執行聯動,共同推進誠信社會建設。推動跨部門數據實時互通,打破不動產登記、戶籍查詢、稅務數據等關鍵信息壁壘,跑出司法查控“加速度”。引入律師、公證等社會專業力量參與執行、輔助執行,與省發改委等部門緊密配合,加強信用聯合懲戒,系統推進執行難源頭治理。2024年全省法院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同比下降5.37%,自動履行率提升至47.4%。
下一步,全省法院將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面落實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以更高站位筑牢政治忠誠,以更強擔當服務支點建設,以更實舉措踐行司法為民,以更大力度深化司法改革,以更嚴要求從嚴治院治警,為加快建成支點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