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 丹江口市人民法院:用好“云防懲”三字訣,創出政務誠信訴訟執行新機制
近日,省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通報“2022年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先行區改革十大典型案例”評選結果,“丹江口市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改革”成功入選。
涉政府部門、公職人員訴訟執行案件一直以來因為涉案主體身份特殊,案件歷史成因復雜等原因備受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為切實有效解決涉公職人員、政府部門執行案件中存在的消極履行、拒不配合執行、惡意規避執行等執行難題,更好避免黨政機關、公職人員因失信被列入黑名單的不利后果,2022年,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圍繞失信發現、失信預防、失信監督、失信懲戒等政務誠信建設的堵點,運用政務誠信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多部門聯合發力,打造了以“云防懲”為基礎的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丹江口樣本,以務實的工作舉措,切實助力優化營商環境建設,大大提振企業的發展信心。
云上辦公,跑出“云”字之快
構建信息共享和數據交換平臺。積極改進原有的紙質公文轉辦方式時間長、效果差、成效低等短板,將“涉政務誠信案件”立案、訴訟、執行全流程辦理涉及的23項關鍵節點精準引入政務OA協同辦公系統,成功構建起一個囊括信息轉辦、內務管理、督辦管理、公文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辦公平臺。積極與紀委監委、組織部、檢察院、發改局、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門對接,通過責任部門積極入駐,實現聯合發力,按下了數據處理的“快進鍵”。
▲涉政府部門、公職人員訴訟執行案件執行流程
▲企業送錦旗表示感謝
源頭防病,行好“防”字之預
建立政務失信風險源頭預防機制。
一是失信聯防
印發《政務誠信告知書》,對公職人員消極應訴答辯、隱瞞虛構事實、弱化履行能力、長期規避執行等行為在立案、訴訟階段進行提前提示與風險告知。同時,與市紀委監委、市委組織部、編辦、檢察院、發改局、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門開展政務誠信進機關、進社區、進鄉村等活動,發放政務誠信倡議書,張貼誠信宣傳海報,引導提升法治意識、誠信意識。專門針對涉政府部門、公職人員執行案件當事人進行集中約談10次,上門督促8次。
二是失信聯督
一方面,積極要求被執行單位或個人主動配合法院傳喚、約談、如實報告財產、配合財產調查核實、及時交付法律文書指定財務等執行義務。另一方面,在辦理、流轉、處理“政務誠信案件”中的重點階段,由發改局、紀委監委、涉案單位等部門通過網上督辦、線下座談等形式督促相關人員積極主動履行義務。
丹江口某貿易有限公司與丹江口市某鎮人民政府一案中,涉案標的額為31萬余元,自2019年以來因涉及到該鎮政府人員的更新迭代等原因,導致拖欠企業的貨款遲遲未予兌現。丹江口市法院將該案作為典型案例在政務誠信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進行錄入,丹江口市發改局在平臺接收案件推送信息后第一時間向該鎮政府推送了案情,該鎮政府接收后立即在平臺作出承諾將盡快協商妥善解決,后該案在執行聯合專班處理下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所欠案款分批履行完畢,取得較好預防效果。
▲涉政務誠信案件網上推送
▲執行專班上門督辦案件
重拳出擊,抓好“懲”字之威
開展失信聯懲。與紀委監委機關、市委組織部等多部門聯合印發《政務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實施辦法(試行)》,細化出11項部門聯動配合舉措,做到精準及時處理政務失信行為。
涉某鎮政府案件中,在案件進入執行程序后,因該鎮政府不積極配合,多次以各種方式拖延、逃避執行,導致拖欠某貿易有限公司的貨款遲遲不能履行到位。在多次上門約談、電話溝通、平臺轉辦無果后,丹江口法院立即將該案轉交紀委監委,由紀委對該案進行督辦,如果該鎮政府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不主動作為等情況,紀委若查證屬實將嚴肅追責問責。該鎮政府平臺收到轉辦信息后,第一時間與執行部門進行聯系并快速與申請執行人達成和解,案件最終得到妥善化解,有效提升了政務人員責任意識、風險意識、法律意識。
▲執行專班上門督辦案件
2022年,丹江口市法院成功創建“建立健全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先行區,相關經驗做法在湖北省予以復制推廣,自該機制運行以來,丹江口法院累計處理政務誠信訴訟執行案件5起,其中兌現3件,執行和解2件,兌現執行標的款110余萬元,發布典型案例1篇,相關經驗做法刊登在《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第165期》。
下一步,丹江口法院將進一步深化政務誠信訴訟執行協調機制的運用和落實,切實形成良性執行的共同體,為服務經濟社會大局發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