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也可以高科技!武漢智慧法院服務升級,一鍵立案“碼上辦”
“沒想到現在法院立案這么方便,掃碼申請當天就收到繳費通知。”9月29日,深圳某軟件公司代理律師周先生在接受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簡稱武漢中院)回訪時感慨地說。
數月前,該公司因與武漢某科技公司發生商標權糾紛,訴至武漢中院。與中院聯系得知可以網上繳費后,周先生試著登錄武漢法院的微信小程序,申請立案后當天就審核完畢,并收到了網上繳費通知短信,上面附有繳費碼,一鍵點開繳費,前后不到5分鐘。
武漢中院信息中心負責人韓偉(右)指導市民網上立案。
一鍵服務,“碼”上辦理。今年,武漢智慧法院建設推出4.0服務,以往打官司需要跑好幾趟的事,現在只要在手機上下載“移動微法院”或“律師服務平臺”,掃個二維碼,便可“掌上”完成,讓當事人省時又省事。
對此,硚口區裝修店老板王凱(化名)的感受特別深。
去年,他從某商貿公司進了1萬多元的瓷磚,收貨后發現與樣品不符,要求退貨被拒后訴至硚口區法院。從未打過官司的王凱嘗試網上立案,成功立案后收到繳費通知短信。點開鏈接,他看到有3個二維碼,掃第1個繳費,掃第2個開電子發票,掃第3個填寫退費賬戶確認信息。他依次掃碼辦理,很快,法院就依法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了該案,不到一個月便作出雙方退貨還款的判決。贏了官司后,王凱在收到判決書的當天,發現96元訴訟費已退回自己的銀行賬戶。“原來打官司也可以這么高科技!”
10月8日,武漢中院信息中心負責人韓偉告訴長江日報記者,為了更好地服務群眾,智慧法院系統的設計者們把群眾當甲方,自己當乙方,圍繞群眾需求做文章,實現4次迭代升級:5年前,他們將歷史卷宗掃描上網,方便查閱;2年前將卷宗生成電子數據,案件信息自動填入法律文書;1年前啟動智能檢索,通過關鍵詞、圖像、物流等信息,實現精準查找當事人、電子送達法律文書;現如今,武漢法院正在將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科技與審判工作深度融合,將審判執行工作“曬”在全社會的監督之下。
今年以來,武漢兩級法院網上立案率超過89%,網上立案2日內辦結率100%,電子送達率85.18%,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