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家店法庭:小法庭匯聚大能量 扮靚和美鄉村新底色
鄉村振興,法治先行。2022年以來,丹江口法院習家店法庭以訴源治理、法治教育為抓手,堅持為農民解憂、為農村護航、為農業助力,充分發揮人民法庭職能作用,盡責履職,在締造和美鄉村中展現司法擔當、貢獻司法力量。
強基導向,矛盾糾紛不出村
“榮法官,我鄰居建的房子占了我家的地,我想讓他賠償我,該怎么辦?”2022年4月11日,石鼓鎮黃川村一名村民通過矛盾化解微信群向習家店法庭負責人榮志立求助,收到消息后,榮志立當天晚上便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并達成調解協議。
建立矛盾化解微信群是習家店法庭的特色,法庭轄區多山區,居民出行很不方便,為減輕老百姓訴累,法庭組織建立了包含轄區內4個鄉鎮47個村在內的微信群。涉法涉訴矛盾糾紛發生時,村干部可直接通過微信群“下單”,法官接到法庭“派單”后第一時間組織村干部、鄉村調解員對雙方當事人開展現場調解,通過“社會調解優先、司法確認在前、法院訴訟斷后”遞進式流程有效化解家事、民間借貸等糾紛,大大降低了轄區案件成訟率。
此外,法庭積極發揮法治保障作用,與轄區鄉鎮建立矛盾解紛雙向通道機制,定期參與鄉鎮矛盾糾紛摸排分析會、信訪維穩座談會,協助梳理轄區案件成因、類型、特點等情況,為轄區基層治理、產業發展、文化傳承保駕護航。
身心下沉,普法教育全覆蓋
晚飯后、星空下,村民們搬好小桌,擺上小凳,圍坐一圈,聽法官調解糾紛、普及法律。這是習家店法庭雷打不動的“每周一村 法課夜學”活動。
習家店法庭結合轄區人口類型、案件特點、村鎮分布等實際情況,精心打造“每周一村 法課夜學”普法品牌,逐一對4個行政區、47個行政村宣講普及法律知識。每周一晚上7點至9點,法庭干警通過“巡回法庭+夜學”“訴前調解+案件回訪+夜學”等組合形式進農家、訪農戶,為村民提供“訂單式”法律咨詢和服務,引導群眾遇事找法、辦事依法、解決問題靠法。截至目前,習家店法庭已在轄區32個行政村開展了28期“每周一村”活動,參加培訓的鄉村干部和村民3000余名,發放鄉村治理典型案例、法律法規、黨的二十大精神等宣傳資料8000余份。
“大家聚在一塊,就跟平常嘮嗑一樣,心平氣和地講幾句,矛盾糾紛化解了,法律知識也學到了,閑暇時間還充裕了,希望這樣的活動能一直辦下去?!?參加“每周一村”活動后,村民們都期待著法庭干警能經常去村里坐坐。
服務延伸,產業幫扶再升級
“柑橘種植讓村民們走上了小康路,而為柑橘產業的發展創造穩定社會環境離不開法庭的助力?!绷暭业攴ㄍポ爡^內以糧食種植和柑橘發展為主,柑橘種植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產業。
為更好服務鄉村振興,法庭暢通涉農、涉企案件綠色通道,對符合立案條件的涉農、涉企案件,當場立案并辦理好登記手續,對有特殊困難的農民當事人給予訴訟費緩、減、免的優惠,在柑橘交易市場就地審理化解涉農涉橘糾紛,從立案、調解、審判到申請執行全流程為涉農、涉企案件“開綠燈”。
法庭干警更是深入橘農、橘商家中送上“法治大餐”,入戶指導橘農、果商規范簽訂合同,為25家柑橘加工企業提供法治幫扶,從源頭預防糾紛發生。在重點產業基地杏花村設立“法官工作室”,向企業和經營主體發放“法官聯系卡”200余張,充當“法治顧問”,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銷售等問題提供“點對點”司法服務。
“柑橘種植是村民們賴以生存的產業,法庭要為他們排憂解難,讓柑橘交易更穩定更有序,讓村民對產業發展更有信心,安心經營?!绷暭业攴ㄍヘ撠熑藰s志立說。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習家店法庭爭當共同締造“生力軍”,聚焦百姓需求、夯實調解技能、站牢普法講臺、延伸司法服務、長開治理良方,以群眾看得見、聽得懂、易接受的方式將公平正義送到田間地頭,為營造平安、穩定、和諧、美好的美麗鄉村貢獻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