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我來|公正路8號的博士們向您發出邀請(四)劍拔沉埋便倚天
沙湖畔的微風吹到了公正路8號,在莊嚴的法徽下年輕干警們步履匆匆,他們胸懷正義,青春昂揚,心中有愛,眼里有光,在湖北法院逐漸完成了從法學學子到司法工作者的成長蛻變。
即將迎來2024年新一屆公務員招錄,你心中或許有許多好奇和疑惑,在湖北法院工作會是什么體驗?為什么這些博士選擇來到湖北法院?他們在這里收獲了什么,見識了什么?幾年過去,他們現在是什么樣子?
讓我們跟隨年輕博士們在湖北法院的成長足跡,在他們的心路歷程中,你將解開疑惑,看到年輕人眼中的湖北法院。
胡海
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
大家好,我叫胡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事審判第二庭庭長。連續七年被評為先進個人、優秀公務員,被授予“武漢市洪山區優秀勞動者”“洪山好人”等稱號,榮記個人三等功兩次、個人二等功一次,并被評選為第四屆“全省審判業務專家”。
2001年,我離開老家浙江永康,到武漢求學。從剛開始的好奇新鮮,到后來的沉靜沉淀,徜徉在浩瀚的學海汲取博大精深的法學知識。2008年,研究生畢業后,我考入洪山法院,開始追逐成為一名法官的學子夢想。轉眼到今年,我已經在武漢整整生活了二十余年。在這里,我從一名外鄉人,歷經求學、成家、立業,并愛上這座城,成為了地道的“武漢伢”。
在法院工作以來,我先后在和平法庭、張家灣法庭兩個法庭一線工作,積累基層辦案經驗,又分別在刑事審判庭、民二庭工作,接受刑事、民事全方位審判崗位鍛煉,從書記員做起,一步步成長為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再到剛剛獲評第四屆全省審判業務專家。從剛踏入法院大門的書生意氣,到如今定分止爭的如履薄冰,案中磨、事上練,既是初心的堅守,更是內心的執念。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回首一路走過的司法歷程,感觸最深的是法官職業在于邏輯,更在于經驗。在一起起個案爭議中,單純從法律條文出發,僅憑理論素養和法律邏輯,并不能真正地解決好紛繁復雜、錯綜交織的社會糾紛矛盾,更多的還需要我們法官熟諳歷史積淀、文化傳統、社會環境、世事冷暖,從日常生活、經驗法則來進行現實考量,需要法官“見多識廣”,兼顧國法、天理、人情,探尋案件的真實與事實,從而形成法官的內心確信,實現法官的自由裁量。
古話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從2012年1月到2023年12月,我在基層崗位上踏踏實實工作,辦理了刑事案件937件、民商事案件2574件,并結合辦案實踐進行思考思辨,撰寫了多篇案例、論文,參與了多個調研課題,獲得全國、省、市表彰獎勵。期間,適逢司法體制改革調整,當初與我一同踏入法院大門的不少同仁選擇了離開,而我毅然選擇了堅守,不僅是出于對法官職責、宗旨的那份執著,更在于心中對公正、對天平的那份摯愛。
“玉經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二十余年的學習和審判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干工作、做事情需要勤勤懇懇、踏實工作,堅守初心、向內而生,打磨自己、鍛煉內功,在法官這份平凡而又光榮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精神追求!
朋友們,來吧,請加入法官這一神圣的職業,追逐公平正義的夢想,讓我們“不負青春、不負韶華、不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