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省法院根據省委省政府新農村工作統一部署的要求,經院黨組研究,決定吳傳坤同志到英山縣駐點村開展扶貧工作,并擔任新農村建設工作隊隊長。該同志自任隊長以來扎扎實實地開展扶貧和脫貧工作,實績顯著,多次受到省扶貧辦和省法院黨組及英山縣委的表揚,湖北衛視和英山縣電視臺也多次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2016年幫扶的駐點村共有44個貧困戶140人實現了脫貧,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2017年準備脫貧45戶148人,全村率先在全縣脫貧出列。省法院工作隊撰寫的案例在省直機關能力大比武中獲二等獎。扶貧工作隊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評為先進工作隊,吳傳坤同志被評為優秀第一村支部書記,并被省委省政府評為扶貧開發工作先進個人。主要先進事跡是:
強化組織,因戶施策,抓宣傳教育到位
抓黨建帶班子,是扶貧攻堅戰的首要任務。吳傳坤同志帶領扶貧工作隊抓黨支部建設,充分認識到帶領群眾脫貧致富是第一要務,因為村級基層黨組織建設是打贏扶貧攻堅戰的關鍵,黨支部和班子建設在村社會治理中是核心地位,只有發揮村級組織在扶貧攻堅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脫貧致富帶頭人作用,才能確保扶貧攻堅工作精準落實,精準滴灌。同時,第一書記帶領工作隊和村干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黨章、黨規和習總書記的系列講話精神,以及省扶貧工作會議精神,號召全體黨員爭做合格黨員,并在扶貧攻堅戰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找準“痛點”,因戶施策。貧困的“痛點”在哪,扶貧的重點就落到哪。為精準識別貧困對象,吳傳坤同志堅持采用摸清底細造冊子、因村施策定盤子、落實載體瞄靶子、精準幫扶結對子、抓好黨建帶班子的“五子”工作法,逐戶調查摸底、逐戶制定扶貧對策,分解扶貧任務,確保扶貧攻堅工作精準落實,精準滴灌,讓真正的貧困戶得到幫扶。
強化宣傳,凝聚合力。扶貧先扶志,脫貧關鍵是思想,同時也是貫徹落實精準扶貧之精髓。為切實提升葫蘆盆村村民的扶貧脫貧思想,凝聚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吳傳坤同志主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即在進一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系列講話精神上下功夫;在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上下功夫;在進一步加大宣傳典型教育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幫助村民提高思想認識,增強脫貧信心。
強化基礎,傾情助民,抓抗洪救災到位
完善設施,筑牢基礎。著力興修駐點村水利,加大灌溉工程建設力度,確保農業旱澇保收。吳傳坤同志帶領駐點村工作隊與水電水利等有關部門積極協商協調,為葫蘆盆村灌溉建設工程申請10萬元資金,用于修建提水泵站及配套工程建設,同時修建排水溝渠500米,加固整修增容清塘6口。著力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幫助駐點村群眾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清理村組“三堆”、填埋“四坑”,清理殘墻破壁500米,解決農戶柴草亂放、垃圾亂倒等問題;硬化村道路700米,捐贈價值2萬元的空調設備,投資2.38萬元完善村級網格化管理,投資15萬元幫助安裝太陽能路燈60盞,讓全村亮起來,投資23萬元修建文化廣場文化舞臺,投資5萬元整修村衛生室,投入1 萬元購買設備。投入63萬元修建了黃岡市第一個最早建成的五保戶居住點。
抗洪救災,為民排憂。2016年6月以來,英山縣連續普降暴雨,全縣11個鄉鎮均不同程度受災,其中方家咀鄉葫蘆盆、大畈河等村受災嚴重。災情發生后,吳傳坤同志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迅速趕往受災地點實地察看情況,聯合鎮村干部即時啟動應急預案,結合災情實際分類有序、全力開展抗洪救災工作。及時清理現場,妥善安置轉移受災村民,修繕恢復道路交通,做好河溝防汛疏水工作,防止險情再發生。安排村兩委成立應急工作小組,完善基層防汛應急體系建設,要求村干部在汛期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防范暴洪再次來襲,極大地鼓舞受災村民抗洪救災勇氣和決心。
暖心工程,傾情助民。吳傳坤同志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堅持開展“迎新春、送溫暖、入戶談心”惠民活動,走訪慰問駐點村貧困群眾,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密切了與農民群眾的關系,增進了與農民群眾的感情。堅持開展教育助學,關注留守兒童。組織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活動,省法院審監一庭黨支部為駐點村留守兒童捐贈資金1萬余元以及書籍、玩具、體育器材;協調省維思德律師事務所向葫蘆盆村小學捐贈教學設施和設備,共計1萬多元;組織法官對留守兒童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彰顯了司法的人文關懷;開展黨支部包保一個貧困戶活動,目前,全院多個庭處室黨支部與葫蘆盆村貧困戶和20名兒童進行了對接,并到英山開展“愛心媽媽為精準扶貧作貢獻”活動。一年來,工作隊在春節期間共計發放慰問金、救災物資達15萬元之多。
強化集資,激勵創業,抓產業扶貧到位
三位一體,構建扶貧新格局。吳傳坤同志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全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整體聯動的幫扶格局的“三位一體”的扶貧大格局,最廣泛地動員各方力量扶貧濟困,整合社會資源參與扶貧。工作隊向本單位申請資金200萬元直接投入駐點村進行產業扶貧和改善基礎設施,向省直有關部門申請經費400萬元用于產業幫扶、農田基本建設和農田水利建設。請求英山縣政府支持,協調政府出資進行產業幫扶、基礎設施、道路建設共計200多萬元;請求電力公司進行農電網改造,協調電力公司投資300萬元,對葫蘆盆村一、二、三、九組220伏低壓線路進行改造,新安裝變壓器四臺,解決了四個小組用電難問題。積極動員社會資源參與扶貧,吸收社會民間資本和企業公司資本回鄉投資,截止目前,共計累積融資53.8萬元。
自主創業,增強發展新動能。為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提高自我發展能力,變“輸血”為“造血”。2015年以來,吳傳坤同志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在推進光伏扶貧項目的同時,結合村自身地理、資源等優勢,做好特色文章,打好特色牌。首先,注重產業扶貧,制定了以獎代補的政策,鼓勵貧困戶自主創業;其次,對有意愿的貧困戶進行資金幫扶支持;最后,因地制宜地發展和改良茶葉,增加村集體收入。在吳傳坤同志的指導下,因病致貧戶鄭建國經與熊海有限公司對接,投資2500元,種植瓜蔞籽1.3畝,年收入增長,生活大為改觀。安排貧困戶當村護林員3人,保潔員3人,光伏電站管理員2人。
產業扶貧,打造脫貧新引擎。吳傳坤同志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立足于當地優勢資源,利用庫區土壤氣候優勢,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在穩定駐點村原有特色農業茶葉種植的基礎上,通過能人引領、市場主體引領合作示范的方法,推動建立葫蘆盆村藥材和油茶種植基地。2016年,已種植油茶88畝,種植松針樹30畝,種植白楊柳樹2000株,種植獼猴桃10畝,種植瓜蔞子10畝,覆蓋農戶65戶,養殖小龍蝦8畝,可使貧困戶年收入增加5000元。積極引入光伏發電產業,修建光伏電站,增強發展動力。駐村工作隊多方籌資300多萬元,修建302KWP光伏電站一座。目前,光伏電站也已建成并網發電,發電達六萬度,收益5萬余元。該光伏電站建成后,葫蘆盆村年收入可增加35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10萬元,余下25萬元直接幫扶貧困戶,貧困戶年均增收可達3000元,為全村貧困戶脫貧村出列打下堅實的基礎。
目前,吳傳坤同志正帶領省法院扶貧工作隊,全力發動脫貧攻堅“春季攻勢”,駐村工作隊已組織由市場主體與貧困戶對結,對其進行技術指導,拿出10萬元資金作為獎勵基金,對發展生產的貧困戶予以補償。村兩委研究制定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參加種植的貧困戶實施獎勵措施。種植矮化藥用采葉銀杏20萬株55畝,覆蓋農戶100多戶,每畝每年可使貧困戶年收入增加5000多元。英山全有養殖專業合作社與32家貧困戶簽訂合同,為其提供種豬、飼養技術,收購等一系列全套服務,確保養殖戶增產增收。利用春季攻勢,大力興修水利設施,投入105萬元修建水渠720米,整修加固水塘10口,修村到組公路750米,整修公路路基10處30米,投放垃圾箱20個,投入20萬元實現了通信光纖到村入戶,投資30萬元整修黨員群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