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我在執行路上:只要努力,世界定會對你溫柔以待
帶著國徽去審判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聯合新浪微博主辦的“帶著國徽去審判——超級大V法院行活動”引起社會關注。活動地點在重慶,大V們從奉節縣城出發,大概一個半小時到達興隆鎮,他們抱著國徽坐著溜索從九盤河河谷中穿行而過,然后驅車一個多小時,再走二十分鐘山路,到奉節縣石盤村旁聽巡回審判。對于“遇山開山、遇水架橋”的巡回審判,大V們直呼不易。
五峰和重慶一樣均是大山,峰巒疊嶂,“蜀道難”形容五峰也不為過。20年前,五峰法院幾位年輕小伙背著國徽去審判的畫面在《東方時空》播出,“背簍法庭”進入大眾視野。
“背簍法庭”是巡回審判的表現形式,更是艱苦奮斗、鍥而不舍精神的直接體現。2016年10月,我成為一名執行干警,在前輩們的帶領下翻山越嶺、走村入戶,開展執行工作。我們因被執行人的抗拒執行被失聯、被拒之門外、被謾罵、甚至被威脅、被毆打;也因客觀因素造成的執行不能而被戳到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執行工作雖有諸多不易,但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我們執行一直在路上。
我院刑事審判庭庭長王洪是“背簍法庭”的親歷者,回憶起當年辦案,他總有很多故事可說,“在蜀道難的五峰,案子一分大伙捧在一起辦,根本不在乎是你的還是我的,自己往往辦的都是別人的案子”。
如今執行案件數逐年攀升、執行案件復雜多樣、被執行人套路百變,如不相互配合、不把握節奏、不占據主動,執行難只會雪上加霜,故用眾力、用眾智,則無敵于天下、無畏于圣人。
我是一名母親,更是一名執行干警。時常因“老賴”逃避執行、東躲西藏,我不得不對女兒說“媽媽要去抓壞人”,可能又要“放你鴿子”了!對女兒的愛有太多的不夠,但我相信女兒看見愛崗敬業的我、努力奮斗的我,定會向我學習,也會為我驕傲,定能成為“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子。
執行工作便是與“釘子戶”打交道。2019年3月,我接手一起涉民間借貸糾紛的執行案件,該案于2014年7月經法院審理后,判決被執行人清償借款及利息共計56000元。判決生效后,被執行人未按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義務。2014年至2019年期間,我們先后對其實施4次強制執行,卻因被執行人故意“下落不明”、其家人刻意隱瞞,申請人干預執行,致使至今執行不能,遂決定將該案移送至公安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與“釘子戶”打交道考驗意志,每每遇到執行難題,我都想起習總書記的《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時刻告誡自己:艱難困苦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背簍法庭”的親歷者們在那樣困難的條件下還可以干事,現在干嘛不干?
執行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當執行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開門后妞妞朝著我跑來,抱著大腿甜甜地叫一聲“媽媽”時,工作的不易全都消散,我發現“背簍法庭”蘊含的艱苦奮斗、鍥而不舍精神也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家人。作為執行干警,一句“請你足夠相信,只要努力,世界一定會對你溫柔以待”可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