硚口法院審執緊密配合 化解百萬糾紛
10月9日上午,“中秋”“國慶”雙節假期過去的第一個工作日,來自武漢某汽車租賃公司的員工鄭女士從武漢市硚口區法院執行員手中接過了一張金額40萬元的支票。至此,兩家公司圍繞29臺車輛而引發的融資租賃糾紛,終于打開了破解之門。
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之間,武漢某汽車服務公司與租賃公司簽訂融資租賃合同,服務公司從租賃公司承租車輛用于運營服務。雙方約定,服務公司先支付車輛的部分租金,之后再按照約定的形式定期支付租金,合同到期且服務公司依約支付完車輛租金后,車輛的所有權由租賃公司轉移至服務公司名下。前期,服務公司還能夠依約按時定期支付車輛租金,但是到了2019年下半年開始,服務公司開始拖欠租金,租賃公司與服務公司幾經交涉,服務公司以公司經營效益不佳、資金鏈緊張為由拒不支付租金。2020年7月,租賃公司將服務公司起訴到硚口法院,要求對方支付拖欠的租金、合同違約金以及車輛保險費用約400萬元。
租賃公司到法院立案后,承辦法官發現,租賃公司與服務公司之間涉及的車輛融資租賃合同有幾十個,也就導致了雖然案件數量看似很多,但是法律關系其實都是一樣的。于是,李法官決定采取集約辦理的方式,將類案進行集中審理。
因為案情相對簡單,李法官充分考量原、被告的現實狀況和案件中的權益利害,主持調解幫助雙方達成了調解協議。受企業資金鏈的制約,服務公司希望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支付租金等費用,而租賃公司考慮到對方經營環境的客觀影響,同意放棄和降低了部分訴求。今年8月中旬,雙方確認:服務公司共拖欠租賃公司29臺車輛的費用為360萬元,服務公司在一年內分五期將欠款支付給租賃公司,租賃公司配合服務公司做好29臺涉案車輛的過戶工作,若服務公司未按照協議規定按時支付,租賃公司有權要求服務公司一次性支付剩余全部款項。
調解協議簽訂后,服務公司并未按照約定及時還款,租賃公司依法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執行階段,由于幾十件案件裁判結果都在一份調解書里載明,自然為提高案件執行效率按下了快捷鍵。法官通過網絡查控系統,依法對服務公司的銀行賬戶進行了凍結,并劃扣執行款60萬元,同時,法院對服務公司法定代表人汪某名下的幾套房屋進行了查封。迫于法院的執行壓力,汪某主動來到法院聯系法官尋求破解方案。經過一番談判,服務公司與租賃公司在原調解協議的基礎上再次達成一份新的執行和解協議,服務公司在明年6月1日前分五期支付租賃公司363萬元,其中10月15日前支付首筆執行款100萬元(含法院已劃扣執行部分),租賃公司收款后申請法院對服務公司銀行賬戶解封,剩余的263萬元款項,每兩個月支付一筆,期間,租賃公司配合服務公司做好車輛的過戶登記工作。
9月30日上午,服務公司依約將40萬元執行款交到了法院賬戶,租賃公司向服務公司交付了7臺車輛的權屬證件,并向法院申請解封服務公司的銀行賬戶,一場持續一年之久的糾紛在法院審判執行部門的聯手配合下,用時3個月得到了初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