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護航精準解困 老牌商場破繭重生
——湖北省首例預重整轉破產重整案審結紀實
今年國慶期間,十堰市五堰商場熙熙攘攘,人流如織,一派繁華景象。
親身經歷了商場從繁榮到蕭條,直至瀕臨破產,再到重裝新生的全過程,在商場工作了20年的現任總經理劉軍感慨萬千:“商場能夠破繭新生,全靠十堰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司法精準護航!”
府院聯動 預重整力保危困商城
2020年4月,五堰商場向十堰中院提出破產申請。這時的五堰商場已四面楚歌:債務如山,現金斷流,難以為繼;職工工資、社保金和退休養老金無力籌措,經濟訴訟已達數百起,200余供貨商、300余集資戶連續到市政府請愿……
十堰中院經反復研判,認為五堰商場融資困難,自救無望,應該受理破產申請,但不能“一破了之”,要通過破產重整,拯救這個十堰市的老牌商場。
五堰商場位于十堰市中心商圈,已有48年歷史,是十堰市首家綜合商場,曾經創造了年銷售額8.6億元、利稅5000萬的輝煌業績。十堰市委、市政府決定拯救這家老牌商場,組織由市委政法委、十堰中院、市商業局等7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迅速展開拯救行動。
一個偌大的商場破產重整,談何容易?必須司法精準護航,才能解危紓困,使商場破繭重生。這份責任,沉甸甸地落在了十堰中院肩上。
在專班會議上,十堰中院副院長李杰風鄭重提出:我們雖然受理破產申請,但不能貿然宣布破產,否則可能導致商戶群起抗爭,使商場信譽盡失。消弭這一重大隱患,需要各部門協同用力,穩定商戶職工,從而穩定商圈。
十堰中院民二庭庭長熊品迎難而上。經過深入研究,他認為,破產重整必須破解“三大癥結”——盤根錯節的債務糾紛、錯綜復雜的清產核資、全力引進投資人。7月中旬,在府院協調會上,他建議啟動“預重整”程序。
所謂“預重整”,不同于“庭外重組”,也不屬于“破產程序”,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過渡程序,就是在宣布破產前,公平清理債權債務,盡快引進投資人,清償債務、盤活商場,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實施預重整的提議引發質疑爭議:破產法并無“預重整”的明確規定,實施預重整是否與現行法律相悖,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規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8月2日的府院協調會上,熊品列舉江浙滬地區的類似案例,結合預重整實施方案,釋法說理、答疑解惑。他指出,運用好預重整手段,可以最大限度保障企業及相關市場主體的經營權,保障職工的就業權,可以通過保住五堰商場穩定十堰商圈,通過辦理破產重整優化營商環境。一番陳述,打消與會人員的擔心和疑慮,使預重整方案得以順利通過。與會的市商務局副局長感嘆:“原來破產案件還有這么多門道!”
五堰商場預重整工作涵蓋制定重整方案、登記債權人債權份額、化解信訪矛盾三個方面,需要在不影響五堰商場正常營業的前提下,將戰略投資人招募、制定償債方案、債權債務清理等工作前置,完成后再行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以最大限度減少破產清算造成的損失。
做好預重整,既要充分保障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又要適度運用司法強制力;既要防止個別群體的利益失衡,又要嚴肅處理拒不配合的有關行為;既要調動臨時管理人的主觀能動性,又要協調健全府院聯動機制。需要承辦法官運用豐富的破產法理論知識和大量的破產案件審判經驗,審慎并準確地找到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司法強制力之間的平衡點。
在五堰商場一息尚存之際,十堰中院對其啟動預重整程序,拉開了該商場破繭重生的序幕。
引入投資 解危紓困清償千萬債務
啟動預重整、拯救五堰商場的關鍵,在于引入預重整臨時管理人。
破產臨時管理人是由專業的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和清算公司擔任、專門處理破產事務的社會機構,在人民法院監督指導下開展具體工作。
十堰市工作專班從全省優秀破產管理人中擇優遴選預重整臨時管理人,最終確定由武漢破產管理人協會會長單位——山河律師事務所擔任五堰商場臨時管理人。
8月5日,隨著預重整正式啟動,25名律師和會計師進場,清理債權債務,推動了五堰商場重整工作順利實施。
由山河律師事務所汪夏率隊的臨時管理人隊伍,研究確定了以重整計劃草案為核心的庭外重組方案,具體工作包括全面清查債務人資產和負債、引入預重整投資人、組織債權人協商清償事宜等。經清產核資,五堰商場資產總額近10.63億元,負債約12.58億元,資產總額中有9.79億元系對關聯公司的債權。
按破產重整的法定程序,引進投資人工作同步推進。十堰市招商引資團隊經實地考察,邀請武商集團、大洋百貨、蘇寧電器、天寧房地產等近10家大型企業參與招投標,以選定五堰商場的投資人。
十堰市府院聯動專班規定了投資人門檻:凡參加招投標者,須在入駐商場時注資5000萬元,用于清償債務與商場裝修升級,以實現破產重整與商場裝修重新營業的無縫銜接。
經投資意向考察、多輪報價和招投標程序,湖北壽康永樂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勝出,成為五堰商場的托管人、共益債務投資人和重整投資人。壽康永樂是十堰本地著名企業,以副食品公司起家,是全市屈指可數的商超連鎖企業。
8月12日,五堰商場托管人見面會召開,壽康永樂董事長王國華承諾會堅決履行托管責任,穩定業務,擴大招商,迅速恢復五堰商場正常營業。
很快,首筆5000萬元資金注入,500余名五堰商場債權人的憂慮一朝化解。其中,供貨商、小額集資人的債權清償率達90%。“在類似案件里,幾乎沒有這樣高的清償率。”臨時管理人隊伍負責人這樣說。山河律師事務所汪夏指出:“在《破產法》框架下,提高供貨商債權清償率,保障供貨商、小額集資人的權益,利于商戶積極經營、商場穩健發展。從長遠看,是一項利于商場后續發展的舉措,對整個商圈的穩定也大有裨益。”
2021年3月,壽康永樂再次向五堰商場注入資金1億元。臨時管理人——山河律師事務所確定,壽康永樂為五堰商場的重整投資人。五堰商場重整成功,盤活了主營業務,保護了債權人利益,實現了債權人、企業職工及投資人多方共贏。
2021年3月16日,五堰商場預重整經十堰中院裁定批準,轉入破產重整程序。
2021年4月26日,十堰中院裁定,批準五堰商場重整計劃并終止重整程序,標志著湖北省第一起預重整轉破產重整案件審結。
業界人士表示,司法精準護航,幫助企業解困,使企業獲得了破繭重生的機會,是人民法院服務市場主體、優化營商環境的有益嘗試和實踐創新。
在重整期間,五堰商場展開了一系列改革:精簡人員,降低成本開支,提高效率;重新裝修,招引知名品牌進駐,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體驗。卸下了沉重的債務包袱,五堰商場新裝出發,重新煥發生機。
一度瀕臨倒閉的五堰商場,走上復蘇之路,銷售額不斷攀升。2020年8月預重整當月,商場實現銷售額460萬元,環比增長22%;2020年9月,五堰商場實現銷售額585萬元,較7月增長55%,并償還一半以上商戶欠款;2020年10月,銷售額猛增至927萬元,并還清了拖欠商戶的貨款。今年,五堰商場營業額更是一路上揚:1月份銷售額達1200萬元,營收大增,扭虧為盈。今年國慶期間銷售額達到606萬元,同比增長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