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繁星耀江城
——武漢法院人民法庭踐行“三個服務”工作掠影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江城武漢,兩江交匯,水網密布。像武漢水域一樣星羅棋布的,是武漢大大小小的人民法庭。
今年來,湖北省武漢市兩級人民法院聚焦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服務基層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工作主線,著力提升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水平,堅持“一庭一策”“一庭一品”優化法庭布局,努力實現人民法庭全覆蓋、零距離。01巡回審判車開到群眾家門口
在田間地頭服務鄉村振興
近日,一輛巡回審判車開進了武漢市蔡甸區侏儒山街土龍村。村民方某為劉某安裝雨棚,因材料費及安裝款產生糾紛,方某訴至蔡甸區人民法院。由于雙方整個過程沒有辦理任何書面手續,且分別提出了要對工程量和雨棚進行鑒定的意見,武漢市蔡甸區人民法院侏儒人民法庭承辦法官征求雙方意見后,決定去現場進行勘查測量。聽說村里來了巡回審判車,村民們紛紛前來“看熱鬧”。在村民劉某家,法官邀請大家一起勘查,看是否存在漏雨情況,并就雨棚面積和工程量重新測算。在熱心群眾的見證下,雙方爭議逐步縮小,在法官主持下,劉某當場支付款項3300元。“法官就是要到現場去調查真相,到基層去化解矛盾,到一線去定分止爭,到群眾中析理講法,努力做到案結事了。”承辦法官張娟介紹道。
近年來,侏儒法庭始終扎根基層,面向三農,發揮小法庭大作用。主動搭建村莊聯系點、法官工作站、人民調解室等聯動機制,推進減訴找源。同時,在村莊設立巡回法律服務點,法庭干警加入法律服務團,最大限度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02漢正街商圈有了法院調解站
法律服務貼身更貼心
4月1日,武漢市硚口區人民法院駐漢正街品牌服飾批發廣場調解工作站正式揭牌。當天,來自硚口區法院漢正街小商品市場人民法庭的法官們快速調解了一起商業糾紛。
原來,某棟商廈裝修的施工方不慎弄破了消防水管,導致水淹商鋪,并損害了數間商鋪的裝修,打濕了商鋪內的上千件貨物。此前,負責商廈管理的商會已經組織雙方進行了三次調解,但商戶和施工方在賠償方式和賠償金額上存在很大分歧,調解均無果。
聽取雙方當事人意見后,法官決定組織雙方進行“背靠背”調解,引導雙方尋求最優解決方案。經過兩個小時的耐心調解,在商會的見證下,雙方達成賠償協議。
“我們三次做工作都沒有調下來,法官一次就化解了,真神!”商場經理稱贊道。
據了解,該調解工作站是硚口區法院首個進駐商圈的調解工作站。掛牌以來,調解工作站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糾紛源頭預防、前段化解、關口把控上的專業優勢,整合商圈、民間調解組織、行業協會等基礎組織力量,引導和指導商圈基礎組織提升化解矛盾能力,實現糾紛源頭預防治理,打造“無訟社區”“無訟商圈”。
03依靠調解能手打造睦鄰社區
共建美好生活有“訣竅”
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法院將軍路人民法庭,是群眾心中的“滅火器”。樓上樓下因漏水發生糾紛,談了大半年沒談攏,兩家人的矛盾像雪球一般,越滾越大。將軍路法庭邀請人民陪審員辛大媽參與調解,“兩個小時就把事情解決了!”小區居民徐某感慨道。這個速度是怎么做到的?將軍路法庭庭長屠俊霞道出了“訣竅”:“有些居民對打官司有害怕和抵觸心理,在社區找個懂法的人陪著,心里也更踏實。”198戶業主4年前就因房屋漏水起訴開發商,開發商承諾修繕卻不履約,一拖再拖。將軍路法庭會同街道黨委、社區、綜治中心,多次上門勘驗事實組織調解,挨家挨戶實際解決維修,促使就地化解矛盾,最大限度便民利民。屠俊霞認為,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基層人民法庭是重要法治力量,用她的話說就是“要將法送到人民身邊”。為深入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同時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司法服務,將軍路法庭建設“法官工作站”,圍繞基層治理現代化、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商共建,打造新時代人民法庭解紛品牌——睦鄰社區。生態環保法庭、現代農業服務法庭、農旅融合法庭……武漢法院人民法庭的故事從未停止。
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劉太平表示,今后,武漢市兩級法院將繼續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進一步提升人民法庭規范化建設水平,提升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司法能力,打通人民法庭司法服務“最后一公里”,讓人民法庭的璀璨星光照亮江城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