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鋼城法庭案例入選最高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引言
為切實將中央治理高額彩禮、推進移風易俗工作落到實處,最高人民法院分兩批發布“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 促推婚姻家事糾紛訴源治理”典型案例暨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七)。2024年6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二批案例,其中,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紅鋼城中心人民法庭《全流程“三端”共治 多方位護佑家和》案例入選。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人民法院紅鋼城中心人民法庭作為武漢市中心城區最大的家事法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前端延伸織網、中端向家賦能、末端溫情關懷”三端共治,全流程全方位推進家事糾紛訴源治理,全力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自2023年重啟運行以來,法庭家事案件調撤率78.03%,服判息訴率95.58%,入選全省法院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典型案例5件,“回到初心”調解室獲評全市品牌調解室,“守望未來”未成年人工作室被復核為國家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
1
調解觸角向前延伸
織密源頭“治理網”
“感謝法院的幫助,困擾我十幾年的難題竟然解決了!”王師傅拿著嶄新的不動產權證感嘆。
2024年1月,家住鋼花街的王師傅走進社區“鄉賢調解室”咨詢父母遺產繼承一事。王師傅父母生前生育兩子一女,父親曾分得單位福利房一套,并出資購買了該房屋的部分產權。父親去世后,因母親收入不高,王師傅2002年以母親名義購買了該房屋的剩余產權,并將房屋登記在母親名下。2014年母親去世,生前留有遺囑一份,寫明將房屋留給王師傅。
“弟弟同意配合過戶,妹妹卻不同意。”王師傅焦急地說:“我不愿意跟弟弟妹妹打官司,希望社區和法官幫忙調解。”
法官迅速聯系了社區家事調解員,一起組織兄妹三人進行調解。調解過程中,妹妹表示:“作為女兒我盡到了贍養義務,即便母親有遺囑,我也有權利繼承父親的遺產。”雙方均不愿讓步,調解未果。
法官仔細分析情況后,梳理出癥結所在。之后,經三人同意,法官又邀請調解員、社區老黨員、鄰居一起開展第二輪“面對面”調解。調解過程中,法官重點疏導妹妹的情緒,傾聽妹妹的需求。王師傅主動提出給妹妹5萬元補償,妹妹也同意由王師傅繼承房屋,糾紛得到解決。
止于未發,解于前端。2023年以來,紅鋼城法庭選聘家事調查員、家事調解員507名,建立基層矛盾治理點13個、便民訴訟服務站2個、“鄉賢調解室”5個,依托社區綜治網絡打造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平臺。至今共指導社區調解中心受理基層家事案件352件,成功化解306件,家事糾紛訴源治理工作獲社區和居民群眾的高度肯定。
2
專業審判向家賦能
構筑法治“防護墻”
紅鋼城法庭成立由經驗豐富的法官組成的家事專業審判團隊,建立以“一庭六室”為核心的“調解、疏導、審理”三合一情景化家事調解、審判場所,用足用好“五令兩書”——人身安全保護令、家庭教育指導令、夫妻共同財產申報令、贍養指導令、遺產申報令、關心關愛告知書和離婚證明書,全力維護家庭成員的合法權益。
丈夫小李與妻子小徐于2016年12月登記結婚,婚后育有兩個女兒。小徐在家照顧兩個女兒,小李以外賣配送謀生。后因經濟問題及溝通不暢,雙方多次發生糾紛,甚至相互動手,還為此報過警。后來,妻子小徐向紅鋼城法庭起訴離婚。
立案后,為妥善解決兩個孩子的家庭教育及撫養事宜,紅鋼城法庭決定先調解此案,盡量修復當事人之間的關系,促進情感彌合。為此,承辦法官走訪社區、兩個孩子的學校,調查雙方婚后生活及孩子撫養情況。后主動邀請區婦聯、社區民警、家事調解員、心理咨詢老師就該案召開座談會,共同開展調解工作。調解過程中,就雙方涉及孩子上學、公租房申請、撫養費給付、探視權執行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釋明。
最終,經多方努力,該案調解結案,雙方和平分手,并對兩個女兒的撫養事宜達成一致。隨后,承辦法官對小李兩人開展了家庭教育指導。
紅鋼城法庭負責人表示:“在家事案件中,嚴格落實對未成年人的優先保護是我們的辦案原則。”2023年以來,紅鋼城法庭共發出保護令4份、指導令300余份,依法支持未成年人撫養費110萬余元。
3
觀護疏導向愛而行
點亮人文“關懷燈”
“家事無小事”。2023年以來,紅鋼城法庭邀請家事“兩員”、人民調解員開展案后回訪及觀護工作,對200余件案件追蹤文書履行、當事人感情修復、未成年人撫養、監護探望等情況,并提供必要法律援助。
“我參與了紅鋼城法庭組織的多起庭前調解、判后回訪工作。”一名家事調解員有感而發:“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讓每位當事人案結事了,是法官和調解員的共同追求。”
紅鋼城法庭把化解婚姻家庭糾紛作為維護社會和諧、促進家庭和睦、倡導優良家風、推進家庭文明的重要抓手。2023年以來,紅鋼城法庭攜手政法委、婦聯、社區等征集“問題訂單”,以現場解答、線上普法等方式開設“法律門診”,提供咨詢服務100余次。常態化開展調解員業務培訓10余次210余人,組織各類普法活動30余次,惠及2600余人。通過“口語化”講法、“家門口”說法、“瞄靶式”送法,延伸家事審判社會輻射功能,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為社會穩定發展鋪就堅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