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學明白 想清楚 干到位
學明白、想清楚、干到位
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湖北實踐貢獻更多司法力量
在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這樣一片熱土上,襄陽法院如何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為襄陽中心城區的基層法院,襄州法院怎樣做實審判管理,有效實現執法辦案“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
谷城法院綜合考核穩居襄陽市第一方陣,如此佳績從何而來?
2024年10月12日,全省法院院長研討班第二期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舉辦。研討班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匯報工作、現場點評,曬成績、學經驗、找差距、促提升,為中基層法院搭建交流互動、比學趕超的平臺,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加快推動全省法院審判工作現代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支撐。省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游勸榮出席研討班。
研討班上,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鄒磊,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李偉,襄陽市谷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何仁兵,分別作匯報交流。
襄陽中院在2023年度全省中級法院綜合考核中位居第二,今年初,襄陽中院被授予“湖北五一勞動獎狀”,成為全省第一家獲此殊榮的中級人民法院。鄒磊介紹,襄陽法院緊密結合省情、市情,提出錨定“襄陽法院工作現代化”目標,系統推進實施“六大工程”,即政治建設“鑄魂工程”、維護穩定“固安工程”、服務發展“護航工程”、司法為民“春風工程”、深化改革“展翼工程”、隊伍建設“強基工程”,各項工作穩中有進、進中提質,努力爭創在全省法院有地位、在全國法院有影響。17項審判執行指標優于全省平均水平,1起案件獲評全國法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典型案例”,1場庭審獲評全國法院“百場優秀庭審”,吃“霸王餐”逃單摔傷索賠案獲評“人民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被寫入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知識產權案件“簡案快辦”改革成果入選國務院推廣的全國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
襄州區法院實現了優化營商環境考核連續兩年排名位于全省基層法院前五。李偉介紹,襄州區法院以整改拉練檢查排查出的問題、短板和弱項為突破口,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九分精力抓落實”,發揮質效指標“體檢表”作用,通過審執數據會商機制梳理整改問題20余項,“以管案促管人”,探索“全鏈條審判管理”工作機制。“深化破產重整機制”再次入圍2024年先行區創建試點,伙牌、黃集法庭工作經驗先后入選最高法院“打造楓橋法庭”暨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典型案例。
谷城法院綜合考核穩居襄陽市第一方陣。何仁兵介紹,在顯成效、爭一流的道路上,谷城法院探索形成“4455”工作法,即堅持問題、目標、效果、戰略四個導向理思路、明路徑,堅持“人”“魂”“物”“數”四個要素實舉措、提動能,圍繞法治營商環境建設等五個遞進顯成效、爭一流,聚焦五個板塊不棄微末,久久為功。各項工作競進提質,在2023年度全省中基層法院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考核位列全市第2名、全省第8名。
“中院工作雖取得一定成效,但與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期望相比,與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差距,比如:審執質效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特色亮點爭創尚未達到“四個一批”的工作要求,極少數干警擔當作為理念不強。”“襄州區法院多元解紛工作成效不明顯,審執質效管理作用發揮還不理想,存在數字法院建設掣肘因素多、工作機制創新少等短板。”“谷城法院青年干警人才隊伍培養力度有待加強,課題調研成果較少,黨建工作與審執業務深度融合成效需進一步提升”,三位院長坦誠查找了當前審判執行和法院建設發展面臨的瓶頸和短板。
現場通過隨機抽選的方式,請部分中基層法院院長針對襄陽中院、襄州法院、谷城法院的工作作點評發言。
襄陽中院、襄州區法院、谷城縣法院三位院長的發言認識高位,工作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措施具體,講清了“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是既有“學明白”的初心,也有“想清楚”的用心,更有“干到位”的決心,可謂箭無虛發,招招見效,對全省其他法院很有借鑒作用。”孝感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肖保國在點評時說。并從以找準定位引領干事方向、以狠抓落實提升審判質效、以爭先創優激勵擔當作為三個方面自我加壓,謀劃孝感兩級法院今后工作方向。
通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曾彥雅表示,將充分借鑒兄弟法院先進經驗,認清差距、找準方向、激揚士氣,揚長補短,不斷推動通城法院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再上新臺階。
省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群星對本次研討作講評。李群星肯定了襄陽三家法院工作特色亮點:
一是注重學思踐悟、深學篤行。襄陽中院系統介紹了兩級法院如何學、如何悟、如何謀、如何做的思路與成效。通過全面深入學習做到了對中央、湖北、襄陽的決策部署、中心大局、發展現狀心中有數,提出的鑄魂、固安、護航、春風、展翼、強基“六大工程”十分具有系統性和戰略性。襄州區法院、谷城縣法院工作思路清、問題查得實,明確了目標、找準了路徑、干出了效果。
二是注重系統推進、重點突出。襄陽兩級法院著重推進以保護民營企業和中小投資者為重點的營商環境建設、以保障新質生產力和自貿區發展為重點的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范創建工作、以精品審判和科學管理為重點的審判質效突破專項行動、以人民法庭建設為重點的強基工作,以及以交叉執行為重點的執行案件清積、以盤活破產企業優質資產為重點的府院聯動機制建設等,充分體現了謀劃工作的系統性、突出重點的方法性。
三是注重發揚優勢、補長短板。兩級法院充分發揮基礎優勢,在經費保障、法庭建設、服務自貿區、立法建議、執破融合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涌現出一批在全國或全省獲獎的優秀案例、司法建議和人才。同時在二審案件審判質效、執行到位率等核心指標以及扭轉法庭薄弱局面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和提升。
四是注重隊伍建設、凝魂聚力。三位院長在交流中都提到了鑄魂固本、嚴管厚愛、精細化培養、激勵式管理等做法,推動干部到基層、到法庭,使年輕干部在基層一線得到快速成長,為兩級法院干部隊伍建設注入了能量和活力。
就襄陽兩級法院進一步做深做實做優審判執行工作,李群星提出三點工作要求:
一是要強化責任擔當意識,著力解決司法能力水平不足的問題。襄陽兩級法院在司法理念、能力水平上與審判工作現代化要求還有差距,部分工作成效與襄陽經濟總量和發展態勢還不相稱,存在服務舉措不夠有力、協同治理不夠深入、專業化審判機制有待建強等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提升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能力。
二是要聚焦審判主責主業,著力解決部分核心指標不優的問題。根據今年1到9月份的數據統計,襄陽法院的申訴申請再審率、民事裁判申請執行率、進京案訪比仍劣于參考區間或處于參考區間邊緣。這反映出襄陽法院的審判質量、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等工作仍然存在短板,兩級法院應拿出硬措施,著力解決裁判質量問題,確保矛盾糾紛化解得到實質性化解。
三是要強化改革創新精神,著力解決品牌特色不多的問題。襄陽法院雖然在知識產權、營商環境、司法責任制落實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但真正在全國、全省叫得響、立得住的品牌經驗不多,能給全省法院甚至全國法院提供復制推廣樣本的特色做法不多。要堅持守正創新、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在全省法院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做表率,為加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貢獻更多司法力量。
就全省法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李群星從學明白、想清楚、干到位提出三點建議:
一、圍繞“學明白”,要持之以恒、持續不斷地加強學習。游勸榮院長反復強調要全面加強學習,要學政治、學業務、學科技、學歷史文化知識。通過學習政策理論,提升敏于從政治上看的能力,守住政法機關忠誠履職的底線,抓住領導干部帶頭依法辦事的關鍵,自覺把提升政治能力擺在第一位;通過學習業務知識,提升精于從法治上辦的能力,把增強專業本領放在突出位置,要特別關注立法領域的新動向,特別關注法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特別關注審判實踐中的熱難點問題,特別關注新近發布的司法解釋;通過學習科技,提升科技賦能的本領,為審判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通過學習歷史文化知識,不斷豐盈我們的內心,提升品德修養。要以黨紀學習教育為牽引,改進作風和效率,堅決做到紀律嚴明、作風優良、廉潔干凈、公正辦事。
二、圍繞“想清楚”,要聚焦主責主業,聚焦服務大局,實現兩個聚焦的有機結合。執法辦案是我們的主責主業,服務大局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國之大者”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之要事”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最高法院張軍院長提出,要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我們要堅決扛起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政治責任、法治責任和審判責任。要牢記司法權是中央事權,在服務大局的過程中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要對涉及到外地當事人、外來投資者、外來市場經營主體權益受到依法保護的典型案例進行大張旗鼓地宣傳,表明我們依法平等保護市場經營主體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態度、決心和實踐。聚焦服務大局要一切圍繞主責主業、一切符合主責主業、一切服從主責主業,所有工作成果都要通過主責主業來進行檢驗。
三、圍繞“干到位”,要樹立正確的業績觀,加強符合司法規律的審判管理。要認真貫徹落實最高法院“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要提質增效,高質效地辦理每一個案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唯其如此,才是真正“干到位”。
省法院班子成員、廳級干部,省法院機關各部門中層正副職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全省各中基層法院中層副職以上領導干部在視頻分會場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