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全省建成100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
△2024年7月24日第07版
2024年4月,經鄖西縣法院協調推動,鄖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姚道華在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參加調解。
如何盡可能靠前化解爭議,一直是社會治理中的重要議題。
特別是公權力與私權利的沖突,讓行政爭議往往復雜又敏感,需綜合考慮多方面利益和因素。
近年來,全省各級法院積極推動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擴大行政案件調解“朋友圈”,引導當事人通過非訴訟方式解決行政爭議,協同調處典型性、苗頭性、普遍性的行政爭議,將更多行政爭議化解在訴前,解決在當地。
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就地解矛盾
行政爭議對于老百姓來說算是大麻煩,在他們的認知里,這是要和政府打官司才能解決的。但在各級行政爭議化解中心,不需要打官司也能解決行政爭議。
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中的基礎性作用,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省法院印發《關于在地方矛盾糾紛調處機構推動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的通知》,在全省推動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開展行政爭議化解工作。
《通知》要求,各級法院要發揮綜治中心(矛調中心)平臺優勢,推動設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負責行政爭議的訴前實質化解工作。
工作室人員從現有人民調解員、退休法官、檢察官、優秀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以及司法行政機關、信訪、人社、住建、自然資源和規劃、市場監管等行政機關中選派,組建行政爭議化解工作隊伍。
法院則通過調解指導、聯席會商、審理示范、典型案例指引等方式為行政爭議化解工作提供專業保障和專業指導,聯合調解力量就地化解矛盾。
全省法院行動起來——
潛江市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設立在潛江市信訪局內,工作室可自行受理或接受法院委派依法對行政爭議進行調解。經工作室調解達成協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請司法確認。
仙桃市法院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在仙桃市綜治中心揭牌運行,充分發揮工作室的“前哨”功能,抓前端、治未病,全力做好行政爭議化解途徑的“加法”和行政訴訟增量的“減法”。
??悼h法院在保康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掛牌成立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工作室將加強與保康縣委政法委、保康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的協同配合,推進完善基層“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
截至去年底,全省各類行政爭議化解工作室(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共化解行政爭議448件,全省法院一審行政案件調撤率為25.67%。
目前,全省已建成100個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工作室)。
行政機關“一把手”與當事人面對面
“對方局長當面和我溝通解決問題,他把法律規定解釋得很清楚,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今年4月,受到行政處罰的當事人蔣某在鄖西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召開的協調會上,真誠表態。
蔣某經營一家小商店,因其銷售超過保質期的食品,鄖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予以行政處罰。蔣某對此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為平和化解行政爭議,鄖西縣建立行政爭議推送化解機制,凡訴至法院的行政爭議,經當事人同意一律先推送至行政爭議化解中心。
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會組織協調所涉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面對面溝通協商,引導當事人明確訴求的同時,要求行政機關針對訴求提出實質性化解方案,力爭“一攬子”解決爭議。
蔣某來到行政爭議化解中心,與鄖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姚道華面對面?!暗昀锍霈F過期食品是我一時沒注意,這罰款太高了。”蔣某小聲說。
“你銷售過期食品雖然數量不多,但社會危害性不小,這是對消費者嚴重不負責的行為。”姚道華說。
他進一步解釋,蔣某行為已經觸犯法律,處罰是必須的。但罰款不是行政處罰的目的,執法者希望引導教育他提高法治觀念,積極改正錯誤,杜絕此類情況再發生。
法理講解加上情理分析,蔣某終于低下頭。隨后,他主動繳納罰款,并向法院撤回起訴,這起行政爭議就此化解。
鄖西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是當地行政機關“一把手”參與實質性化解行政糾紛的有效平臺,成立一個月就接收行政爭議4件,實質性化解2件。
為保障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效果,行政爭議化解中心還會收集整理行政機關及其“一把手”參與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情況、“一把手”出庭應訴情況、自動履行情況等,按季度予以通報,由行政爭議化解委員會對不積極參與實質性化解爭議的行政機關進行集體約談。
“我們將持續宣傳推廣‘化解先行’,讓化解成為人民群眾解決行政爭議的‘首選項’,減少當事人訴累?!编y西縣法院有關負責人說。
強化復議訴訟銜接機制
實現糾紛“共解”
行政復議,是化解行政爭議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何與復議機構加強協作,推動行政爭議多元化解,是湖北法院系統持續探索的課題。
在一起因行政處罰而產生的行政爭議案件中,浠水縣法院選擇邀請復議機構共同參與調解。
2023年7月,浠水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對某駕駛員培訓學校臨時建設進行立案調查,認定該臨時建設未經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批準,責令其自行拆除,并處罰款16萬元。今年4月,駕駛員培訓學校就該行政處罰決定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訴訟過程中,原告向浠水縣行政爭議化解中心提交調解申請。
浠水縣法院行政庭聯合縣司法局行政復議機構共同開展協調工作,浠水縣法院副院長、縣司法局副局長參與協調,縣營商辦派員見證調解全過程。
調解人員從雙方立場分析得失利弊,也建議行政機關執法要考慮涉案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妥善化解爭議、防止矛盾激化。
經過兩輪努力,最終雙方擬定了具有可執行性的和解方案,原告申請撤訴。
“原以為要經歷訴訟拉鋸戰,沒想到這么快就能和解,省下時間精力不說,還能緩解罰款壓力?!碑斒氯苏f。
在漢川市訴訟服務大廳,有一個行政案件復議前置窗口,由漢川市法院與漢川市司法局聯合設立。
該窗口旨在加強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有效銜接,為群眾提供行政訴訟立案引導、行政復議受理咨詢、復議材料收轉、訴調對接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依靠行政案件復議前置窗口這一平臺,法院與行政復議機構之間建立起常態化聯動機制。
漢川市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院確定專人負責行政案件復議前置窗口日常工作并建立工作臺賬。對應當復議前置的案件,告知當事人應依法提起行政復議;對既可行政復議,又可直接提起行政訴訟的案件,告知當事人程序選擇權利;若當事人堅持起訴,經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法院將依法立案受理。
對窗口接待中發現的重大行政爭議,漢川市法院將與行政復議機構進行動態雙向反饋,同時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案件辦理情況,會商解決工作銜接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共同推動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
“復議、調解或訴訟,都是化解行政爭議的手段與方式,全省法院將從‘建機制、搭平臺、優路徑’三個方面做好行政爭議的前端化解,以實現案結事了政通人和為目標,扎實推進行政爭議實質化解,構建行政爭議大化解格局。”省法院有關負責人說。